思维导图解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哈罗,小伙伴们,晚上好,我是柔安,今天和大家分享用思维导图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为什么想到分享这本书呢?《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中国商界最经典、最著名的一部培训教材,世界500强企业必备培训课程,同时也是个人获得自我提升的必修教材。这本书的读者遍及工商业、政府部门、军队、学校以及家庭各个领域,从而改变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思维导图:
接下来我们看下这张电脑版软件绘制的思维导图,给大家简单介绍下,我当时绘制的思路。
首先,咱们看到了引人注目的中心图案,中心图案需要画在纸中央,要和主题相关,我画的是一个靶心,在我看来,7个习惯都是为了实现高效能这个目标,所以用靶心来来代表本书。
接下来,我们看一级分支,当我们拿到一本书,先不急于一页一页的细读,我们先阅读目录,分析每个章节之间的联系,进行归类,形成初步的概念。全书总体分为六部分,根据他们之间的联系,我把全文共分为五部分也就是五个分支,分别是作者简介、七个习惯概述、个人领域习惯、公众领域习惯、不断更新,这五个分支分别采用了不同的颜色,沿着顺时针方向,左右归类、互不交叉,逻辑递进。
然后是二级分支,二级分支是根据一级分支的知识要点,进行关键词的提炼,从左到右,一词一线。
最后是图标,每个一级分支,都有一个主题相关的图片,在后面的分支中,重要的内容也会用图标表示,思维导图是完全遵循大脑的记忆规律,图文结合,充分调动左脑和右脑,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一个分支:作者简介
全书的框架分析完了,我们来看第一个分支,作者简介,图像我采用的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来介绍作者,本书的作者是史蒂芬·柯维,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启蒙家,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柯维的思想成就和德鲁克,杰克·韦尔奇、卡内基齐名。
第二个分支:七个习惯概述
习惯让我联想到大脑的思维定式,所以第二个分支的图像是一个人物的大脑被点亮,第二个分支分为三部分,七个习惯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两个概念,七个习惯的本质是我们从依赖型人格向独立型人格转变,最终走向互赖型人格,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习惯123是个人领域需要养成的习惯,也就是内心的自我修炼,习惯456是公众领域,也就是人际交往领域需要养成的习惯。第三块是我们要了解两个概念,思维定式和情感账户。思维定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惯性思维,也就是“套路”,当我们习惯了套路,解决问题的时候容易条件反射,无法全面、有创造性的分析解决问题。情感账户,是人际交往的本质,假如你对他人付出关心,给予帮助,那么你们之间的情感账户余额是充足的,如果互相伤害索取,账户则会被掏空,情感账户让我联想到银行账户,银行存款,所以这里用一个金钱的小图标来标记。
第三个分支:个人领域的习惯。
第一个习惯是积极主动
这里的图像是一颗心,心里面有一对情侣,象征内心的自我修炼成长。个人领域的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人们通常会经历三个时期走向成熟,第一时期是依赖期,以“你”为核心,你得照顾我,你得为我负责,第二个时期是独立期,以“我”为核心,我可以做到,我可以负责,第三个时期是互赖期,以“我们”为核心,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可以合作。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都是他逼我这么做的”“你知道我妈那个人,我必须听他的”“他太吵了,我只能打他一顿”,实际上这些是刺激到回应之间把自己那部分责任推卸给他人的表现。
那么积极主动的空间在哪?当母亲强迫我们选择不喜欢的职业,我们可以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也可以选择让母亲高兴而顺从她的选择,无论怎样,都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而不是被逼无奈,这就是积极主动的开端,习惯主动负责。
第三块是你的圈圈,这里让我联想到了棒棒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响圈和关注圈,积极主动者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长此以往,他们的影响圈会逐步扩大,消极者过于关注无法改变的部分,则会产生消极能量,从而使影响圈不断缩小。
第二个习惯是以终为始
简单的理解就是以目标、终点为开端。
任何事物都会经历两次创造,一次在头脑中,一次在实际中。这很好理解,比如我们建造一座花园,先在头脑中有了构思,然后再动手绘制进行建造。
人生也是一样,我们的家庭背景、早年的生活环境、受教育情况构成了我们人生的第一次创造,可能很潦草,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是在今后漫长的人生中,你可以主动设计第二次创造。
我们设计的准则是什么?必须先明确目的,也就是终点。那么我们的人生应该以什么为中心呢?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人以事业为中心,有人以金钱为中心,有人以配偶为中心,有人以孩子为中心,而这些都无法掌控,如果生活中心无法掌控,我们的情绪难免起起落落,一会意气风发,一会颓废沮丧,没有稳固的方向,没有稳定的力量。所以史蒂芬·柯维提出,我们应该以原则为中心,度过我们的人生。原则由我们自己信奉,完全可控,原则会给我们力量和安全感,可以给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件给予指导,并不断修正。
第三个习惯是:要事第一
里面有大家很熟悉的时间管理矩阵,木桶人生和角色管理、授权两种方法。时间管理矩阵也就是柯维四象限,昨天陈CC老师也有介绍过,第一类重要紧急的事,需要立即执行,第二类重要不紧急的事,需要制定计划,第三类紧急不重要的事,可以请人代劳,不重要不紧急的事,可以说不。
木桶人生就是先放大石块,还是先放沙子的实验,这个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先装入大石块,还会有很多空间可以装进小石子,沙子,反之先装进沙子、小石块,就装不进大石块了。所以重要紧急的事情一定要排在第一位。
为了帮我们更好的分配时间,落实要事第一的原则,史蒂芬·柯维介绍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角色管理,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角色,举个例子吧,列出我的角色,每个角色本周任务,例如,我是我自己,本周要阅读一本书,画两幅画,我是女儿,陪妈妈修手机,给爸爸续保险,我是母亲,为孩子购买食品和衣服,我是伴侣,准备生日PARTY,沟通近两年的理财规划问题,我是市场人员,整理某产品市场报告,策划圣诞节活动方案。在这里面勾选出你认为重要的事情优先完成。
第二种方法是授权,不是简单的把事情分出去,而是责任授权,双方沟通好需要达成的结果是什么,给予指导和支持,明确责任与奖惩。
第三个分支:公众领域习惯
公众领域的习惯也就是人际交往的习惯,所以这里的图像是一群人在说话交谈。
第一个习惯是是双赢思维
双赢不是简单的1+1>2,它需要双方都从中进行努力,顾及他人利益,坚持自己原则,双方真诚沟通,达成双方满意,如果不能双赢就好聚好散,放弃合作,避免各自受损,本次累积的情感账户额度也可以在下次合作中使用。
第二个习惯是知彼解己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我妈妈不同意我去其他城市发展”
“哦,你是成年人了,坚持自己”
“我这个周末要加班”
“辞了辞了,对自己这么苛刻干嘛”
“我对象送了两百块人民币的生日礼物”
“赶紧分,不分留着过年吗?”
这些对话,没有了解清晰的状况,为了回应而回应,随便提出解决方案,属于自传式回应。主要症状是价值判断,表示肯定或者否定,追根究底,依据自己立场,探究别人隐私,好为人师,以个人生活经验指导他人,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动机判断别人。
那么到底该怎么聆听呢?移情式聆听,也就是换位思考,代入倾诉者的角色,感同身受了解对方目的,掌握清晰的事实,来实现有效沟通。
第三个习惯是综合统效
它是一种心态,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不同的世界观,有分歧才会有收获。
沟通分为三个层次,互相提防(有输有赢),互相尊重(双方妥协),综合统效(双赢).
举个例子吧,老张策划了很久,准备带全家国庆假期去度假,妻子却想利用难得的假期去探望生病的母亲,两人僵持不下,谁也不愿意让步,无论是答应哪一方的选择,另一方都会不高兴。他们最终想出了双赢的方案,去岳母家附近度假,或者节后请家务公司代劳一周,让妻子有空去看望岳母。
这就是第三种选择,遇到分歧时,不急着妥协或对抗,要知道你们给出的选项,或许都不是最佳的那个,要有信心能找出双方都满意的第三选择,尊重差异,调动创意、化阻力为动力。
第五个分支,不断更新。
这里有一个人物拿着一个向上的箭头,代表不断更新,不断上进的意思。自我提升有四个层面,身体方面,健康饮食,充足休息,定期锻炼,精神方面,欣赏优秀的文学、音乐作品,欣赏美好的大自然景色,思考与独处,智力方面,不断学习知识,靠阅读、写作、参加课程等身体力行的方式使用智力。关于社会情感,不需要特意花费太多时间,日常交往即可,保持警醒,自我激励。
平衡更新,是指共同推进四个层面进度,结合前面的六个习惯,每天花一个小时,去养成个人领域的习惯,实现稳定而卓越的进步。
现在,咱们一块在回忆下全书的框架,共有五个分支,第一个分支是作者简介,第二个分支是七个习惯概述,第三个分支是个人领域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第四个分支是公众领域习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综合统效,第五个分支是不断更新。
我们采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可以激发全脑思维、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不仅高效阅读,把一本书读薄,同时记忆深刻,加入自己的理解、联想,便于应用到实践中,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喽!期待下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