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心理读书

卤鹅肉

2024-04-06  本文已影响0人  幽默醋姐

原创文章首发,文责自负

印象中,最好吃的卤鹅肉,是小时候舌尖上的味道,是盘子里最后的肉渣。那股香气,至今萦绕在我的鼻尖和心尖。

特别是盘子里最后的渣,即使是内脏或者肉渣,美妙的香气和油滋滋的香味,总是似有非无。我内心的赞美声,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自从老家搬了以后,我再也没吃过那么美味的卤鹅肉。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我家附近街道,有一家新开的卤鹅店:轩卤香。

我看了好几次,都没有买。总感觉不会再遇到童年美食,毕竟有些记忆中的美味,总是可遇而不可求。

某一次,我抱着试试的态度,买了半只卤鹅。我的天啊,怎么和童年味道一模一样。色香味俱全,有盐有味,我吃得有滋有味,泪眼朦胧……

鹅肉在卤汁浸泡很久,肉里都是浓浓的卤汁和香味。鹅肉皮,有厚厚的油脂,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咬上一口,满嘴冒油,特别满足。嘴里是鹅油和卤汁的交相辉映,是鹅肉的香气和唇齿相互呼应。

某一瞬间,我怀疑又回到了小时候。那年那月那个味道,太绝美了。

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愿历尽千帆,不染岁月风尘。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不经意的一瞥,就已隔经年。

岁月难耐,寒来暑往,轻飘飘的抬头,就已过半生。

清明之后,春雨绵绵,落花满地。看着满地的花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引用:

已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抒写了自己被迫辞官,离开北京时的矛盾心理。

诗句前两句:说自己承载着浩荡的离愁,与京城告别。马鞭一指,吟着诗离开了东门,去了遥远的地方。诗人辞官时的心境是忧愁,豪气的,充满了矛盾。

诗后两句:托物言志,诗人把自己比作落红。用化作春泥更护花,暗示自己虽然离开,但还是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达了一种爱国思想。

从艺术角度,最后两句,形容老师对学生的教导,前辈对后辈的指点教育等。

这句诗,多年前,我曾用在刚入职后所见的落花。当时,我只是触景生情,仅用了字面意思。现在,再看这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感慨万千,悲从中来。

也许清明节,意味着悲伤。也许这句诗,也暗示不好的结局。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花非花,树非树,人非人,心非心,肝肠断,泪满襟。

来了不知多少次,才知那是一位打工的妹儿。一个月三千块的工资,早八到晚八;每月可休息三天,上班有八元的生活补贴。每月大概有三千二百多元的收入。

她这个工作挺好的。老板待她也不薄,能有这么多工资,还是蛮幸福的。知足常乐吧。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缘分,让我们在简书相遇。感谢你,阅读我的文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