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绿荫之地,让心灵接受世界的阳光―读《大漠祭》有感
最近在读雪漠老师的小说《大漠祭》,它与《白虎关》、《猎原》一起构成了大漠三部曲,读完之后非常震撼,曾几度热泪盈眶。
小说极具现实主义风格,时代气息很浓厚,反映的是西部农村的故事。
一提到西部,我们可能就会把它与贫穷联系起来,但你若读了《大漠祭》,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小说以老顺一家人的命运为主线,以点带面,向我们描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部农民的生活画面,从他们的活法中我们会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
以老顺、灵官妈为代表的父母辈们,在凉州那块土地上艰难地生活着,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他们都能忍受,都能抗,哪怕是生存与环境产生矛盾之时,他们也只是骂骂老天怎么不长眼,骂过之后又安慰自己,不管怎样,老天总得给个活路。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天能给,我就能受”,乐天达观,这便是他们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法宝。这个精神法宝源于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凉州贤孝文化的熏陶。
贤孝文化何以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雪漠老师在其《文心》一书中这样写道:贤孝的“贤”,就是做人贤良,与人为善,贡献社会;贤孝的“孝”,就是孝敬父母,尊重老人。这种美好的文化,在明朝初年就已发展完善,并且深深地渗入了凉州百姓的潜意识,为凉州大地带来了千年的和平与安宁。
但我也感到悲哀,他们乐天达观的精神固然值得敬仰,但为什么他们就甘愿那么苦苦熬着,而不想着去改变一种活法呢?如果他们能够走出他们赖以自豪的心灵绿荫之地,去拥抱外面的世界,吸收一些好的营养,或许人生会有更多的精彩。
还好,小说中的灵官觉醒了,他的彻底觉醒源于目睹了哥哥的英年早逝,他参透了生死,觉得世间没有什么能够永恒,总有一天,他的亲人都会一个个离去,包括他自己,但他不想重复父辈们的活法,一步步走向死亡,他想要在生命结束之前寻觅另一种活法,于是他决定离家出走。
小说结尾并没交代灵官到底去了哪里,具体在做什么,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终于走出了心中的绿荫之地,让心灵去外部世界接受阳光的洗礼。
关于灵官的命运,老有人问雪漠老师。雪漠老师如此解答:
“他有着无穷的可能性。不同的心,就有不同的未来。要是他愿意,他可以成为《西夏咒》中的琼,《西夏的苍狼》中的黑歌手,《野狐岭》中的马在波,《一个人的西部》中的雪漠。这个不同的命运,都可能存在。心的无穷可能性,构成了世界的多彩和丰富。”
雪漠老师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把灵官的故事作为一个参照、一面镜子,来反思并设计自己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选择。
读完小说,我有几点启示:
第一,人活着,不能仅仅只是为了解决吃喝拉撒的问题,如果没有心灵的追问和灵魂的求索,那就如同动物一般地活着,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第二,愚昧无知,既可怜又可恨,它甚至会让人丧失人性,做出伤天害理之事。
第三,心的不同选择,使得命运具有很多可能性。心的选择决定行为,行为构成命运,因为心的多变,命运也会多变。
备注:《西夏咒》、《西夏的苍狼》、《野狐岭》、《一个人的西部》都是雪漠老师的作品,都很值得一看!
走出绿荫之地,让心灵接受世界的阳光―读《大漠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