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随园诗话》(894)

2023-01-02  本文已影响0人  真老实人_425a

【原书卷七·七八】

桐城孙容克《题采石》诗云;“从古江山闲不得,半归名士半英雄。”盖一指太白,一指常开平也。虞山陈见复先生《过桐城》云:“弥天险手高人笔,如此村墟大有人。”一指姚广孝,一指李公麟也。

孙容克,不详。

采石,指采石矶,又名牛渚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相传古时有金牛出渚的故事遂得名。三国东吴赤乌年间,僧人掘井时得到五彩宝石,于是改名为采石矶。它与城陵矶、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而采石矶以其险峻山势、绮丽风光、众多古迹为三矶之首,有“千古一秀”的美誉。采石矶内有翠螺湾、太白楼、谪仙园、林散之艺术馆、三元洞、延园、圆梦园、万竹坞、三台阁、李白纪念馆等景点。

太白,指唐代诗人李白。开元十三年(725),25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沿长江顺流东去,第一次登上采石矶。创作了名传千秋的《望天门山》。62岁时,李白终老于采石矶。相传李白身着宫锦袍,在采石矶头酒醉跳江捉月,溺死江中,其衣冠被渔人捞起葬于采石镇神霄宫内,冢前立有“唐李翰林衣冠墓”石碑,为宋嘉泰元年(1201)道士秦德智募建。其实,李白并非酒醉捞月溺水而死,是病逝在当涂,葬埋在采石矶。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三年(756),李白入永王李璘幕府。后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唐上元二年(761),晚年的李白居无定所,穷困潦倒,遂投奔族叔李阳冰。李阳冰时任当涂县令,仰慕李白的文才和人品,毅然将李白在当涂安置下来,使有了栖身之所和归宿之地。唐宝应元年(762)十一月,李白一病不起。病重之际,将自己的诗文草稿交给李阳冰,请他编辑作序。李阳冰不负诗仙所托,主编李白诗集《草堂集》并为序。李白的诗作之所以能广为流传,除李白本身杰出的才情外,李阳冰的编辑整理也是功不可没的。虽说李阳冰编辑的《草堂集》今已散佚,但《新唐书·艺文志·四》仍有“李白《草堂集》二十卷,李阳冰录”的记载。李白去世后,葬采石矶。唐·李华《故翰林学土李君墓志序》云:“姑熟东南,青山北址,有唐高士李白之墓……(李白〕年六十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在李白殁时29年之后,唐德宗贞元六年(791),唐代诗人刘全白在《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中也说:“君名白,天宝初诏令归山,偶游至此,以疾终,因葬于此。全白幼则以诗为君所知,及此投吊,荒墓将毁,追想音容,悲不能止。”由此可见,当时李白墓的确在此,但已经荒芜凄凉了。

常开平,即常遇春(1330—1369),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1369)七月七日(8月9日),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今河北承德营子区寿王坟镇),突然病逝,年仅四十岁。朱元璋闻丧大为震悼,赐葬钟山之下,并亲自出奠。朱元璋仿照宋太宗为开国宰相赵普的葬礼安葬常遇春。因为在历史上,赵普的葬礼是臣子中规格最高的。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故本书称谓其“常开平”。

常遇春一生中有两次攻打采石矶的经历。第一次是元至正十五年(1355),常遇春刚投朱元璋,适逢朱率军渡江攻击采石矶。大战开始后,朱元璋大军在离对岸三丈远的江面上被元军逼停,无法上岸。史载:“遇春飞舸至,太祖麾之前。遇春应声,奋戈直前。敌接其戈,乘势跃而上,大呼跳荡,元军披靡。诸将乘之,遂拔采石。”常遇春驾着小船冲在最前面,用长戈奋勇杀敌,敌人也用长戈来攻击他,他趁机勾住敌人的长戈,一跃而上,跳到元军阵中,大杀四方。徐达、邓愈、廖永安等将领在后面一拥而上,大家一阵厮杀,夺下采石矶。采石矶临江的石头上,有一个嵌入石头的大脚印。江湖传说,这就是当年常遇春攻打采石矶时留下的。常遇春投奔朱元璋后打得第二仗,还是在采石矶。在朱元璋等人渡江成功后,元朝集庆路主帅蛮子海牙迅速夺回了采石矶,扼住渡江的咽喉,因为朱元璋和众将领的家眷还在江北,因此必须重夺采石矶。常遇春献计于朱元璋,先派两小股水军偷袭采石矶,只许败、不许胜。蛮子海牙为了立功,必然乘胜追击,等他们分兵而去,常遇春带着主力部队直捣采石矶,然后放火烧掉敌人战船。此战的结果是:“大破之,蛮子海牙仅以身免,自是扼江之势遂衰!(出自《明史纪事本末·卷一》)”。由此两役,加之后来功勋卓著,明史评价其“其智勇不在中山下。”“中山”指的是徐达,徐达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常遇春的智、勇,都不在徐达之下。即,常遇春智勇双全。

虞山,江苏省常熟市境内的一座山,因商周之际江南始祖虞仲(即仲庸)死后葬于此而得名。风景秀丽,东南麓伸入常熟城,有“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誉。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古时亦为常熟的别称。

陈见复,即陈祖范(1676—1754),字亦韩,号见复,清常熟县人。 学者、文学家。雍正元年(1723)举人,同年中进士。同乡、大学士蒋廷锡许以状元,于是托病不赴殿试。回江南,闭门读书。几年后,雍正诏书天下,广开书院,曾主讲徐州云龙书院。以研究经学有名于时,人尊为“海内经师”。他认为,诗歌创作不能为文造情,所谓“诗之作出于无心,则其情真;又必各有所为,则其义实”。主张严守传统的诗教。诗中咏物写景,每有寄托。诗风古朴劲健,不尚词采,直抒胸臆。乾隆十六年(1751),朝廷举荐经学通儒,陈祖范被列榜首。因年老,未就职,特赐国子监司业。著有《陈司业集》11卷、《见复诗草》、《经咫掌录》等。

姚广孝(1335—1418),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洪武十五年(1382),马皇后去世后,学识渊博,见解独特的姚广孝在众多僧人中脱颖而出,被皇帝朱元璋推荐给了燕王朱棣随侍。以“臣奉白帽著王”——上白下王为皇——打动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时,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负责迁都事宜,一手规划今日北京城布局。而后在解缙编书失败后又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尤其是《永乐大典》,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最大贡献。少师晚年,在明初期佛教渐成颓势之际,又担起护教(佛教)之责,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皇帝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姚广孝与桐城并无直接关系,但有一定的联系。姚广孝是和尚,但他在苏州出家时,与道士席应珍(1301—1381,文献上亦多称“席应真”)为忘形友(姚的自述)。席应珍是一位勤奋好学、卓有成就的高道,“汇通儒、释,尤邃于《易》,旁通阴阳术数、兵略、占候诸学。”姚广孝与其亦师亦友,得益匪浅。但席应珍也未到过桐城。但作为道教门里人,席应诊一定学习过道教丹鼎派创始人左慈(156?—289?,安徽潜山人)的学说,或将其传授给了姚广孝。袁枚所以说姚广孝与桐城有关,或受《续英烈传》之影响。《续英烈传》是明代佚名(一说纪振伦)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故事从明太祖确立皇太孙朱允炊为继承人开始,至燕王朱棣夺取政权,登皇帝位,改元永乐,建文帝流亡为止。该书的第三、四回,即是姚广孝在桐城灵应观拜席应珍为师,从学五年的情节。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龙眠山人,庐江郡舒州(今安徽桐城,一说安徽舒城)人,熙宁三年(1070)登进士第,一说宋元祐六年(1091年)进士。李公麟在绘画创作上表现范围广阔,道释、人物、鞍马、宫室、山水、花鸟等无所不能,且精于临摹。现存作品有《五马图》、《临韦偃牧放图》、《维摩诘像》(传)、《免胄图》(传)及《圣贤图》(南宋石刻本)等。

(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