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想要这个东西啊, 可是买不起, 还是算了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24149/385b0302ef8fe228.jpg)
今天是芒种,“家家饭麦香,处处菱歌长”,这个时节气温更高,大家在工作学习健身的时候,要注意及时补水呀~
前一篇文章讲述了《富爸爸,穷爸爸》的第六章关于“为什么专业性很强薪水却不高”的内容,今天继续第七章,来看看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富人们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话不多说,欢迎来到这期的【带你读书】~
1、
为了更好地让钱工作,我们主动学习了不少财务知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能实现财务自由。
在通往财务自由的路上,总会出现这样5个小恶魔,他们时不时地制造出影响你的“噪音”:恐惧、愤世嫉俗、懒惰、不良习惯、自负。
如果我们想要实现财务自由,就需要去和这些小恶魔们斗争,去打败他们,这样才会变得更加强大。
那么如何打败他们呢?罗伯特分别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2、
克服恐惧,直面失败。
在实际生活中,害怕和恐惧的心理是我们经常出现的,比如担心上班打卡迟到,害怕老板突如其来的“关心”,买个基金总是想抄底却总是害怕自己抄在半山腰上等等。要知道害怕和恐惧本身不是问题所在,关键在于你如何处理恐惧心理,如何处理亏钱的问题。
富人和穷人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他们处理恐惧心理的方式不同。罗伯特提到了富爸爸克服恐惧的小方法。“如果你讨厌冒险,担心会亏钱,就早点动手积累资产吧。”
可是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者他希望早点退休,没法做到早点积累资产,又该怎么办呢?
富爸爸给罗伯特讲了一个关于德克萨斯人的故事,在德州德克萨斯人面对风险、收益和失败的时候,是非常大气的,如果德克萨斯人赢了,他们会赢很多,如果输了,也会输的让人吃惊。不像一些人在碰到金钱问题,比如在杂货店店员少找自己2毛钱的时候,抱怨不停。
大多数人在财务上不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他们的做法过于安全,不够大气。为了追求安全,会去选择市面上比较安全的投资组合,一定程度上这种投资组合还算可以,毕竟一个安全的投资组合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强很多。
他们是为了避免损失而理财,而不是为了盈利而理财,最终他们也并没有富起来。用富爸爸的话来讲,就是“因为太害怕失败,所以才会失败。”
如果你的资金很少而又想致富,比起平衡地去投资,倒不如去追求不平衡,追求平衡的人只会原地踏步。要进步,你必须先做到不平衡,并且注意如何让自己不断进步。
不要害怕失败,以一种大气的心态去面对,失败只会让人更强大,更精明,接受失败的现实,并且将其变为自己通向胜利的一次次激励。
3、
克服愤世嫉俗的心理。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职业危机、年龄危机等时时刻刻地潜伏在我们的身边,如果我们稍不留神,犯了个错,他们就会冲上来,把我们一顿揍,而我们却足够弱小到毫无还手之力。
这样的想法适度一些,对我们来讲是一件好事,但是不应该过度恐惧。有的时候犯错是好事,前提是我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
身边常常有这样的例子,你想要去尝试某个方向的时候,总会有人跳出来阻止你,对你说不要去做,风险很大的,你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他会说身边的人都这样说,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啊,大家都这样想的,你听大家的意见不会出错的。
于是,很多普通人的行动最终会落脚在“既然大家都说风险这么大,那我就不想去做了,我不想要了。”
富爸爸将这类容易受到未经证实的怀疑和恐惧影响的人叫做愤世嫉俗者。愤世嫉俗者抱怨现实,他们只会说出“我不想要”。
而这时候聪明的投资者会怎么做呢?他们会在别人都因为太过恐惧而不敢行动的时候,分析现实,通过分析去发现愤世嫉俗者被蒙蔽的没有被发现的机会,先发制人,收获回报,将“不想要”变成“我想要”。
4、
克服懒惰。
忙碌的人常常是最懒惰的人。他们内心很清楚,自己其实是在借助忙碌来逃避一些很重要的事情。
比如有些人工作很忙,忙到回到家也要工作,最后自己的另一半选择了离开TA,其实这些人已经意识到因为自己工作忙而没有和自己亲爱的人保持良好地沟通而引发了感情危机的问题,但是他们却因为懒惰,就一直借助工作忙来回避。
那如何克服懒惰呢?罗伯特给出的回答是,不妨贪懒一点。
很多人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渴望美好的事物的,但是一到下决定去要不要拥有这些美好的事物的时候,负罪感就会涌现出来,来抑制自己的欲望,让自己从“我想要”变成“我可付不起”的状态。
难道不是吗?那个Cherry键盘太好看了,我想要,可是我不是有钱人,我不应该买这个东西。哦!我不配拥有它!
在对罗伯特和迈克进行财商教育的时候,富爸爸禁止罗伯特和迈克去说我付不起,而是引导我们去思考“如何付得起”。前者让人失望,后者则充满希望和快乐。他希望我们学习的不是目标本身,而是达到目标的过程。
埃莉诺罗斯福说过:做你内心认为正确的事情,因为你不管怎么做都会受到批评。如果你做了,会受到指责,你不做还是会受到指责。
那为什么不去做呢?下次记着,多一点贪婪。
5、
克服不良习惯,进而去改变不良习惯引导的一些造成不好影响的行为。
罗伯特这里讲述了自己的穷爸爸和富爸爸习惯控制行为的例子。穷爸爸总是在月初的时候先去支付月账单,然后剩下的钱留给自己,而富爸爸则恰恰相反,他先去支付自己,再用剩余的钱支付政府。因为对于富爸爸来讲,自己的资产项比政府重要的多。
对于富爸爸的做法,罗伯特提出了疑问,那岂不是最后不会剩下很多的钱去支付政府吗?
对此,富爸爸认为这样的结果会变成压力去迫使自己努力工作,迫使他去思考,迫使他在钱的问题上更加精明,更加积极主动。如果先去支付月账单,最后支付给自己,那么对于自己来讲,资产的投资是很少的,最后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一生都在围绕着政府、官员。
6、
克服自负。
自负就像青春期的荷尔蒙,很容易让人冲昏头脑,沉浸在自己为王的世界里。但是多数情况下,自负是因为无知。
现实中很多人试图用傲慢来掩饰自己的无知,他们喜欢用自吹自擂来赢得争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他们并没有撒谎,只是没有讲出真相。
对此罗伯特给出的建议是:如果在知道自己在某一问题上有所缺欠的时候,丢掉你的自吹自擂,去选择一本书,马上开始教育自己。
7、
其实这一章说的内容,克服恐惧、懒惰、自负等等关键字眼在不少文章中都看到过。这里再次阅读,有着新的体会。
与其说罗伯特在交给我们战胜这5个小恶魔的方法,不如说是在教给我们一种转换思维的技巧。
想想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拥有了某件物品会让人充满负罪感而让我们不想要,而是因为我们懒得去争取,才不停地说服自己不想要,以至于我们失去了很多好的机会。
举个比较场景化的例子:
“你爱我吗?”
“我爱你呀!”
“可是你爱我你都不给我买哈根达斯吃啊!”
“不是不给买,是买了后怕你吃了胖呀……”
你摸着自己的肚子对自己说。仔细想想看,是因为怕吃了胖吗?不是,是因为穷,穷到觉得自己买了哈根达斯充满负罪感;你的胖是因为一个哈根达斯的缘故吗?不是,是因为懒。
与其接下来的时间里,动不动就想着这个哈根达斯,不如去坦然接受自己想要吃的欲望,然后去想着我怎么样才能够吃到它,我要准备多少钱,钱这么来等等,计算好热量,吃完后找个时间去消耗掉,最终实现既满足了口福也不至于因为吃了一个冰淇淋而变胖的预期!
这样的小事情,每个人都会经历。在看完今天的文章后,不妨从身边的小事情入手,接受自己心中的欲望,将“我不想要”先变成“我想要”,然后去思考分析“如何能够得到它”。
比如之前是觉得周末在家做做饭是一件很生活化的事情,但是一想到要确定买什么菜、去哪买、去买之前画什么妆、穿什么衣服、买完后回来要洗要切的过程,就会觉得也没那么生活化。于是在一边告诉自己“做饭这么麻烦,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算了我不想做饭”,一边打开外卖APP。
现在试试马上去转换想法,既然想要在家做做饭,体会体会生活化的感受,那就接受这个欲望,去思考怎么行动,去敲定要做的菜谱,去超市买到新鲜绿色的食材。如果想要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美好,简简单单地画一个妆,穿上让自己舒服的衣服,出门吧!
纵然最后的结果可能并不如预期那样好,比如咸淡不那么适宜,也没有摆出好看的样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很多不同于点外卖的事情。如果一上来就是我不想要,那么会错失很多,会错失惊喜与喜悦,也会错失遗憾与难过。
8、
知识点1:克服恐惧,直面失败。
背后的逻辑:恐惧本身不是问题所在,关键在于你如何处理恐惧心理。失败是因为害怕失败,预期害怕,不如接受,然后去从失败中获取经验。
知识点2:克服愤世嫉俗的心理。
背后的逻辑: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与其接受大多数人都认可的“风险大,不要去做”的建议,不妨冷静下来去分析他们有这样想法的原因,然后从中找到可以做的机会。
知识点3:克服懒惰。
背后的逻辑:不要用忙碌和负罪感去逃避你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克服懒惰,不妨让自己贪懒一点,做你内心认为正确的事情,因为你不管怎么做都会受到批评。如果你做了,会受到指责,你不做还是会受到指责。
知识点4:克服不良习惯。
背后的逻辑:不良习惯引导的行为,会让我们忽略掉对自己的投资。要记住,自己是最重要的资产。
知识点5:克服自负。
背后的逻辑:自吹自擂多数是无知,如果在知道自己在某一问题上有所缺欠的时候,丢掉你的自吹自擂,去选择一本书,马上开始教育自己。
9、
这期带你读书就到这里了,如果对于我表达的内容感兴趣且想要深度交流的小伙伴们,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呀~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24149/94f5ad09fa82efba.jpg)
新的一天,继续加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