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囚犯同时望向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星辰,一个看到的是泥泞。——读
孤独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并不陌生的情感,也是诗歌中常见的主题。
是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是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是苏轼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是白居易的“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是陆游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两个囚犯同时望向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星辰,一个看到的是泥泞。——读欧丽娟一席话有感词条的定义这样说: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台大中文系教授欧丽娟将孤独这种情怀作为多棱镜,映射出两个不一样的窗外。
从两个不一样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孤独这种情感。
沈从文说孤独是这个样子的:该笑的时候没有欢乐,该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该相信的时候没有诺言。
孤独也许也像是那种不能出口的内心感受,因为孤独带着一种伤痛,而将孤独暴露出来,有很大很大的风险,会让内心受到更大的创伤。
欧教授引用了法国的作家加缪在他的代表作《瘟疫》里面所写到的一段话,瘟疫的来临使得整个城市里死伤惨重,每一家户大概都有许许多多生离死别的悲惨,在愁云惨雾之下,大家都备受压抑,整个城市又被封锁,那简直与世隔绝。 于是每个人只能够咬紧牙关,苦苦承担自己心里面的锥心泣血。
两个囚犯同时望向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星辰,一个看到的是泥泞。——读欧丽娟一席话有感他说:我们之中有人想把他自己的担子卸下来,或者稍微谈谈他自己的感触,他得到的回答,不论是什么,通常都会使他受伤。
虽然这个受尽苦楚的人,他是从日日夜夜反刍的个人悲痛的深渊里说出话来,虽然他所表达的意象是长久的苦难所慢慢塑造出来的,是那么真实的一个血泪。
但是这些东西对那些听他说话的对手,其实是毫无分量。因为听这些话的人,会觉得这些话其实是非常常见的一般的感慨,是市场上很容易就可以看到的很廉价的感情。
当对方是这样的反应的时候,当对方只把锥心泣血视为一般普通的感情,当作一种大量制造的在市场中心贩卖的伤心故事的时候,这个受尽苦楚的人一定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因为期待会落空,所得到的不是了解与抚慰,得到的是一种轻视或漫不经心,甚至是反过来的质疑。
这,也许就是村上春树说的那句话,哪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愿意失望罢了。
这,也许就是人们沉浸在孤独中的原因吧,
两个囚犯同时望向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星辰,一个看到的是泥泞。——读欧丽娟一席话有感欧教授用孤独这面多棱镜,一个角度向上扬,一个角度俯视着看,
她看到了李商隐,看到了陈子昂,看到了鲁迅
看到了太阳,在孤独这面多棱镜中上升
而流星,在孤独这面多棱镜中下降。
孤独真的是人生永恒的课题,
每一个人都要遇到,
这真的是我们必做的功课,
虽然它非常艰难。
而我们会以为眼泪都来自于一颗受伤的、脆弱的、迫切需要怜悯的心,所以我们以为眼泪都是值得同情的。
确实,尤其是,梨花一枝春带雨,是那么的,让人无法抗拒。
正如孤独,不一定就仅仅代表着消极的意义,我们可以审视它的角度有很多很多,
同样。并不是所有的眼泪都有同样的意义,不是看到一个流泪的人就是值得同情的,就是无辜的,就是正确的。
人们很习惯,很自然而然地,看到伤感的某一个情景的触发点,就可以泪落如珠
人们也很习惯,很自然而然的,用眼泪去释放内心的痛苦,
人们同样也很习惯,很自然而然的,试图着去用眼泪减少内心的创伤。
用眼泪的苦涩,用眼泪的咸味,去舔舐伤口。
用眼泪的悲切,去减缓内心的孤独。
这其实是一种蚀骨的,也是内耗的自怜乃至于自虐,因为沉浸在里面不肯自拔,眼泪带有一种腐蚀性,以至于我们沉浸在眼泪里,不容易产生出再往前走的力量。
这是所谓的,能看到烟的过路的人,看不到的孤独的人,他心里的那团火。
两个囚犯同时望向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星辰,一个看到的是泥泞。——读欧丽娟一席话有感正如鲁迅他在自序里面说,一个人如果当他感受到一种极端的孤独,如同置身在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时候,这是怎样的悲哀啊。
荒原无际,孤独无边,上下四方,纵横千年当孤独感袭来之时,手上握住的,
是不是只剩下悲哀。
欧教授说,不过鲁迅在感受到这个孤独的同时,他认为还是应该做一点也许没有实质意义、没有实质作用的呐喊。
呐喊什么?
做什么样的呐喊?
以什么样的语调?
又以什么样的气势?
为什么呢?
为什么而呐喊?
“因为旷野中还是有人知其不可而为之,努力要发出声音,即便随风飞逝,没有人听到,但是你该唤醒、该敲起警钟的人,还是应该努力去做,而那些人感受到同样的孤独跟寂寞。”
孤独的勇士们,大嚷起来,去呐喊,
不一定是在创造出觉醒的幸福的人。
只是因为非常了解自己的寂寞的悲哀,
于是
有时候仍然不免呐喊几声,
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使他们不惮于前驱。
不惮于前驱
这样的孤独,是有力量的,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眼泪如果可以鼓舞别人往前走,
当然,应该效仿陈子昂独自登高台。“独怆然而涕下”
两个囚犯同时望向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星辰,一个看到的是泥泞。——读欧丽娟一席话有感向上?
还是向下?
沉湎悲戚?
还是负伤前行?
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当我们过尽千帆,看到了那么多前去的古人的泪花之时,我们应该要感受得到我们的人生掌握在我们的手里,我们面对人生的态度是我们可以自己决定的。
欧教授觉得登上幽州台的陈子昂顶天立地,即便孤独,他所塑造的是一个勇者的形象,即使孤独,即使流泪,他还是大踏步往前走,以力量来鼓舞后继不知何者。
愿我们透过窗户,望向宇宙的眼睛,在泪光中所闪烁的是奋斗与坚持,以及纵身孤独,拼搏向前的勇气。
两个囚犯同时望向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星辰,一个看到的是泥泞。——读欧丽娟一席话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