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言三国:六出祁山之逆天难
文 | 乄妖乀
所谓兵出散关围陈仓,仅是因势利导,临时起意;而兵出武都、阴平两郡、以及西进南安,则是诸葛亮为二出祁山所作之战略部署。
建兴九年(231),《诸葛亮传》载,‘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即五伐中原,亦为二出祁山。
又《明帝纪》载,‘三月,大司马曹真薨。诸葛亮寇天水,诏大将军司马宣王拒之。’同时督张郃、费曜、戴陵、郭淮诸将。即司马懿与诸葛亮在战场的首次交锋,亦是一场几乎改变三国走势与格局之交锋……
史载,司马懿受到诏令,使费曜、戴陵领精兵四千守上邽,余众悉出,西救祁山。诸葛亮则分兵留攻祁山,自逆懿于上邽。
又《汉晋春秋》云,‘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懿遇于上邽之东。’然此间之细节《汉晋春秋》却并未详述,以致后世未能领略诸葛之风采……
诸葛亮二月寇天水,三月曹真病故,期间曹叡将司马懿由宛城召回,西屯长安。司马懿援兵未至时,实则是雍州刺史郭淮在守护上邽等地。
司马懿由关中过陇山道入陇右,故而方有张郃‘欲分兵驻雍、郿’之语。而使费曜、戴陵领精兵四千守上邽,实则亦属援兵,却是分兵由渭水狭道迅速增援陇右。
渭水狭道是宝鸡以西、天水以东的一条狭长古道,虽地势狭长,无法大军行进,却最为便捷,故能及时援助上邽等地。
又《晋书·宣帝纪》载,‘遂进军隃麋。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即诸葛亮击退郭淮、费曜时,司马懿之援军尚至关中隃麋,即千阳县。在此期间,诸葛亮大肆芟刈其上邽之麦,以充军粮。
《晋书·宣帝纪》有云,‘司马懿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司马懿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诸葛亮为何未趁疲师远伐之机,阻击司马懿,反而望尘而退……
其一,诸葛亮属于孤军深入,后方的卤城和祁山,当时并未被攻克,虽然可以袭击司马懿疲师,却有几率被魏军拖住,而前后夹击。
其二,诸葛亮二出祁山之策略,明显与首出祁山不同。参《汉晋春秋》所云,‘亮围祁山……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蜀军并未急于夺取上邽等重镇,亦未远袭陇山隘口,以图阻止魏军来援,实则正是在等待曹魏援兵的到来。
诸葛亮应是对首出祁山之失败,做过详细的战后分析,以蜀军之兵力是难以对魏援军进行有效之拦截。而在援军赶至前夺取祁山堡,抑或上邽城,亦非常艰难。
故此次诸葛亮欲正面击溃魏军,而无论兵出武都、阴平两郡、抑或西进南安,皆是为此战役所作之伏笔,而此战之关键即是粮需……
参《晋书宣帝纪》载,‘遂进军隃麋。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即费曜、戴陵领精兵四千守上邽的目的之一即是守护上邽之麦。
而诸葛亮亦是料定曹魏必有先锋来援,故待费曜等至后,一举挫其锐气,为截取上邽之麦提供条件,否则芟麦时必遭到上邽城中守军袭扰,甚至与费曜的四千援军左右夹攻。
祁山堡《晋书·宣帝纪》载,‘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从先前的‘望尘而遁’,至现在的‘方接而退’,深刻说明诸葛亮并非不敌魏军,而是有战略目的之后撤。
其一,为蜀军截取上邽之麦拖延时间,使得司马懿援军不敢贸然突进。
其二,上邽地形更利于魏军交战,《诸葛亮集·算计》(卷二)载,‘今上县之战,更在贼门,战地平如案。’上县即是‘上邽’。且诸葛亮如果被司马懿拖住,亦易被司马懿和郭淮夹击。
其三,《华阳国志》卷七载,‘亮虑粮运不继,设三策告都护李平曰:“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
诸葛亮出兵前即考虑到‘粮运不继’之状况,故方步步引诱司马懿至祁山,进而拉长司马懿的后勤补给线,就地理形势而言,蜀军方有机会以‘断其后道’。
即使无计可施,亦可退而求其次,与魏军对峙。比拼谋略与武力的同时,亦是比拼粮草之消耗……
《三国志·郭淮传》载,‘五年(231),蜀出卤城。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此时魏军欲从关中调粮,时间已然不及,故郭淮方提议先从陇右羌、胡收集粮需。
可见,战役进行至此皆在诸葛亮计划之内,诸葛亮的绝杀之计亦初显锋芒,最后的巅峰对决一触即发……
但是据《晋书·宣帝纪》载,“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蜀军最终依旧被司马懿拔营破寨,‘俘斩万计’,此结果却是与先前推论截然相反,其间究竟暗藏何种玄机……
《诸葛亮传》云其‘粮尽退军’,且‘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又《张郃传》载,‘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而《晋书》却未提及木门之战,显然其中似有蹊跷,是否《晋书》有所遮掩……
木门,《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九载,‘木门谷在秦州西南九十里。’即今天水市牡丹镇木门村。
如此蜀魏双方交战之地,必然不在卤城,而是卤城东北之天水镇。因为如果双方对战于卤城,对于蜀军毫无地理优势,诸葛亮又何必将魏军步步引诱至此。且如果交战地点在卤城,诸葛亮如何绕道木门伏击……
而天水镇以东为猫眼峡谷,魏军必然是被诸葛亮封住峡谷出口而不得入,故命张郃绕道木门道,击蜀军于后。
参《三国志·王平传》载,“九年,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但张郃亦无法突破蜀军防御,无奈撤军却被诸葛亮伏兵暗袭于木门道口。
从时间推断,参《资治通鉴》载,卤城之战发生于五月,而诸葛亮退军却在六月,后《晋书·天文下》载,‘其七月,车骑将军张郃追诸葛亮,为亮所害’。
蜀军既然在卤城之战中被击退,又如何反而向东北推进了至少50里。且蜀军此次北伐后,各有封赏,谁胜谁负,不必多言。《晋书》所谓‘俘斩万计’不过是胜利者所应有的权利而已。
故《资治通鉴》载,‘夏,五月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首三千,懿还保营。’
又《汉晋春秋》卷二曰,‘建兴九年二月伐魏。亮围祁山,招鲜卑轲比能,比能等至故北地石城以应亮。’
而《三国志·牵招传》亦云,“招以蜀虏诸葛亮数出,而比能狡猾,能相交通,表为防备,议者以为县远,未之信也。会亮时在祁山,果遣使连结比能。比能至故北地石城,与相首尾。”
即诸葛亮以计使魏国分兵北守,无力西顾。外加魏军粮草匮乏,军心动摇,必可一举夺取祁山、上邽等战略要地。
最终却因‘粮尽退军’、功亏一篑……参《华阳国志》云,‘盛夏雨水,平恐漕运不给,书白亮宜振旅。夏六月,亮承平指引退。’
然诸葛亮退军后,李严又故作惊讶道:“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此皆不过李严‘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实则是进入五月,河水暴涨,李严因运输粮草出现困难,无法按时供应故谎称粮尽。
而据《华阳国志》云,‘时宣王等粮亦尽。’即与此同时曹军却是真正粮尽。
两年的精心策划、布局、设计,整场战役几乎皆依照诸葛亮之预想进行,但正可谓尽人事、听天命。非是诸葛谋划不精,策略不明,算计不深。实在是人心难测、天意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