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

2020-04-29  本文已影响0人  cyberbug

timg-2.jpeg

title: 读书: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
tags: 投资,行为金融,Andrei.Shleifer,赵英军
renderNumberedHeading: true
grammar_cjkRuby: true


本书应该是行为金融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了。全书通过数学和论证,证明有效市场学说的错误和失效,并对一些金融现象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

有效市场假说EMH

有效市场假说(the effcient markets hypothsis,EMH):有效金融市场是指这样的市场,其中的证券价格总是可以充分体现可获取信息变化的影响。

EMH理论奠基于3个逐渐放松的假定之上:

  1. 投资者被认为是理性的,所以他们能对证券做出合理的价值评估
  2. 在某种程度上某些投资者并非理性,但由于他们之间的证券交易是随机进行的,所以他们的非理性会互相抵消,所以证券价格并不会受到影响
  3. 最后,在某些情况下,非理性的投资者会犯同样的错误,但他们在市场中会遇到理性的套利者,后者会消除前者对价格的影响

理论上对EMH的挑战

对于前两个假设的挑战

在许多基本面的假设方面,人们的行为与标准的决策模型是不一致的。

  1. 风险态度
    • 判断风险时,人们并不看重他们最终获得的财富的绝对水平,而是更关注于某一参照标准,来判定其自身的得与失的数量。这一点还会因时间和地点而变化
    • 人们也会尽量避免遭受损失。也就是说,他们的亏损函数的斜率比获利函数的斜率大
    • 例子:股票套牢时捂住不卖;不愿意广泛的持股
  2. 非贝叶斯预期的形成
    • 对不确定后果进行预期时,个人的行事原则常常违反贝叶斯原则和其他概率最大化理论
    • 人们会用短期的历史数据来预测不确定的未来,并试图找出过去这些发生的事情的表征意义有多大。当过分相信这些事件的表征意义时,他们往往忽视这些近期事件的发生仅仅是偶然发生,而非符合他们建立“模型”的事实。
    • 启发式思维方式在生活很多用途,但也可以严重误导投资者
    • 例子:把公司的近期盈利快速增长的短暂历史扩展到未来,从而过度炒高热门股股价
  3. 决策时,对问题构想和表达方式的敏感性:
    • 对一个既定问题,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是因为该问题呈现给他们的表现方式不同,由此每个人也就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 投资者心态是一个基于心理学的启发法的概念,而非贝叶斯理性的概念,投资者的偏好和理念符合心理学的规律而不是标准经济学的模型。标准模型中成为“噪音交易者”
    • 心理学研究已经清楚表明,人并不是偶然偏离理性,而是经常以同样的方式偏离。
      • 投资者的买卖行为有很大的相关性,他们之间的交易也并非随机进行,而是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大家试图买同样的股票。噪音交易者的行为具有社会性。
      • 个人投资者并非唯一不和理性的投资者,基金的管理人员也是普通人,同样也是噪音交易的受害者

对于套利的理论的挑战

EMH理论中的套利者应该没有心理偏见,有效市场机制要依赖于套利机制的发挥。但行为金融理论的核心论点是,现实中套利不仅充满风险,而且作用有限。

事实上,当噪音交易者和套利者都承受风险时,他们各自的预期收益将依赖于:他们各自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以及市场对承受风险所给予的补偿。

实证检验对EMH的挑战

投资者无法利用过去的价格信息来获得超额利润

行为金融概论

搞清楚人为什么会有偏见和迷惘的本质特征难度非常大,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行为金融跳出这争论,而把人会犯错误、会迷惘和带有偏见引入到竞争性的金融市场分析中,因为在这个市场中至少还有一些套利者是完全理性的。
行为金融有两个理论基础:

有限套利理论

噪音交易者风险

封闭式基金之谜

封闭式基金基本上都是以10%~20%的比例贴水转让

封闭式基金的特点是基金份额供给有限
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将导致基金升水或小幅贴水卖出,而悲观情绪卖出的贴水幅度将增大
所以,持有封闭式基金的风险由两部分构成

对封闭式基金的投资者心态分析的解释

引申含义

专业套利分析

投资者心态模型

两组有广泛影响的规律性现象

对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的统计验证

正反馈投资策略分析

著名的泡沫事件

泡沫名称 启动 掌握内情者(套利者)的反应 泡沫的维持 权威机构的吹捧 泡沫破灭 政治上的反响
荷兰郁金香热潮(17世纪50年代) 花叶病毒导致郁金香异常艳丽,荷兰沸腾 选育郁金香;由于只能无性繁殖且生长缓慢,内部人购进郁金香花枝 开发出对郁金香投机的合约,可在公证处签约 ?? 1637年 ??
南海泡沫(1710-1720) 兑换政府债券获利,被认为垄断了与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的贸易 内部人预先全部买进可转换债务的指标,随后全额兑出获利 建立咖啡馆连锁网点用于投机买卖;签订新协议 政府介入,皇室参与 1720年 事后处罚组织者;限制采用公司制形式
密西西比泡沫(1717-1720) 对新世界贸易快速增加;劳(Law)作为一名融资组织者的成功 劳的赚钱计划和有权对法国债务证券化 政府支持;劳的银行大量放贷支持进一步购买 官方支持、奥尔良逮捕了批评劳的人,如巴黎和其他议会首领 1720年 劳垮台,法国金融改革的努力止步,直到1787年重新开始
英国第一次铁路风潮(1845-1846) 萧条结束,新的运输方式前景看好 规划了许多铁路 乔治.哈德逊的庞氏骗局(运用铁路公司的资本支付最新的红利) 国会通过法案同意政府提出的铁路建设的每一个方案;乔治.哈德逊与伦敦社会各界的良好关系 没有崩溃,逐渐降温 改革会计标准:要求只能用盈利支付红利,而不能用资本金
美国1873年铁路风潮与崩溃 内战结束:美国政府开发西部 政府对铁路建设给予补贴 增加铁路建设特许证书;预期补贴将会继续 亨利.瓦纳姆.普尔和查尔斯.弗朗西斯.亚当斯 1873年杰伊库克公司破产;19世纪70年代中期萧条开始 ??
阿根廷贷款热(19世纪80年代) 世界市场对阿根廷大宗农产品需求旺盛;早期投资者获利丰厚 投资从英国流向阿根廷 在伦敦证交所发行新证券;创立合股公司开发阿根廷土地 阿总统对巴恩斯公司势态表现出乐观态度(希望不出现破产)总体上误导了国外投资者 巴恩斯公司在1890年破产 军事政变;对国外资本歧视的法规出台
20世纪20年代佛罗里达地产热 冬季漫长的气候;人口的逐渐集中;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 铁路的开通;迈阿密的发展;房地产的开发 开设分公司,建立网络销售佛罗里达的土地 威廉姆森.基宁.布莱恩炒热佛州地产;市长和开发商关系密切 1925年 诈骗者被起诉
20世纪20年代美国股市泡沫 20世纪2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货紧缩结束;大规模生产的扩张 大量发行股票;创立封闭式基金 地区性交易所建立;抵押贷款和经纪人贷款增加 受到库利奇、胡佛、梅隆和费雪的吹捧 1929年10月及以后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证监会成立;公共事业控股公司法出笼;罗斯福竞选总统成功
20世纪20年代公用事业股票热 电力需求增加;规模经济 高负债扩张:扩张规模以获得规模经济 创立公用事业公司,采用阶梯式管理 ?? 1929年10月及以后 大公司解体;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建立;对公用事业部门出台了大量的管制措施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联合大企业合并热 连续20多年的股价上升,投资于成长股获利丰厚 出现了大批专门的联合大企业;哈罗德.杰宁的ITT、特克隆公司、特勒尼公司 股票互换创造出引人注目的盈利 哈佛大学的捐款在国家学生市场扩展计划中占了较大的比重;麦克乔治.邦迪鼓动机构投资者大胆主动买进股票 1970-1971 改革会计实际操作制度;威廉姆森法出台

有待探讨的问题

结语

行为金融学理论和实际验证结果都提出了共同的结论:金融市场是非有效的,一旦我们把金融市场看成是一个由不同类型投资者,即一些是理性人另一些是非理性人进行交易的场所,明白什么力量在影响他们对证券的需求,我们就能够对很多新问题进行思考了。

评论

这是一本学术著作,看起来很累,做读书笔记更累。但是书中建立分析的模型的思路、分析问题抽丝剥茧的方式,都很值得学习。虽然其中的数学推导完全看不懂,但是对数学意义的解释和结果的分析,依然是能够揭开现实现象的本质。
书中对于历史数据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已经引用的很多论文的结论,非常有借鉴意义。
对于一个被证明是非有效的金融市场来说,是价值投资更有效,还是根据人类行为方向投资更有效,可能是一个关键的选择。尤其是现在国内股票市场已经进入大机构博弈时代,大机构出于自身生存需要的市值抱团取暖、那些关于套利者如何利用噪音交易者的特性推波助澜,投资者如何对各种消息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以及历史上多次泡沫事件的分析,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学习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