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怎能不懂茶
说起茶叶,年轻人的映像是与咖啡、可可齐名的世界三大饮料,中年人的映像是温文儒雅浅尝辄止的淡雅人生态度。拿句很潮的话:“我们喝的不是茶,是寂寞!”
茶叶的历史源远流长。“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盛唐。《神农食经》记载“茶茗宜以服,令人有力恍志”,由此看来,茶最早是作为药用或食品出现。及魏晋时期,茶从药用和食用相分离,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而在盛唐,茶文化愈发兴盛。原因大致有三:一是贞观之治及开元盛世为茶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基础;二是佛、道、儒交流碰撞,以及陆羽《茶经》编著为茶文化的发展创领了当时社会风尚;三是丝绸之路和全国范围内茶贸易的发展把茶带到了千家万户。
茶口味的演变正是中国文化嗅觉味觉的变迁,饮茶品茗在各个朝代也互有不同。三国魏张揖《广雅》中记录了茶叶的制造方法过程提到了“饼茶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笔之,其饮酒醒,令人不眠。”即把茶鲜叶炙制成干茶饼(茶团)便于长期储存,到要喝的时候再将之捣碎成茶末,佐以姜、葱、橘皮等调味品或谷物之属,用于煮制茶汤、茶羹或茶粥。盛唐气象,饮茶方式逐步形成一套体系。唐人饮茶有三步:一为“炙”,将茶饼放在火上或置于烘笼中烘烤适度;二为“碾”,以堕(碾)将茶饼碾碎成末;三为“筛”,筛出再碾;四是“煮”,煮水分为三个阶段:一沸(鱼目气泡,微有声)、二沸(水如泉涌)、三沸(奔涛溅沫)。水热如鱼目加调味,水烫如涌泉加茶末,水沸如浪涛止沸生沫饮用。
至宋朝,由煮茶变为点茶,茶粉不在要投入水煮,而是放进茶碗直接冲泡。而到明朝,又是一次重大的变更,为倡导节俭、降低民负,洪武帝令改革茶叶制度,用散茶代替饼茶进贡。饮茶方式趋于简化,茶品、茶具和饮茶方式等也更贴近与“自然本性”和“本味”。从斗茶法过渡至泡茶法。泡茶法是将茶叶放在茶壶或茶盏中,用沸水冲泡后直接饮用的便捷方法。
下次和大家分享日本茶道和中国茶文化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