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时代,走出知识恐慌
前段时间,环顾四周,似乎大家都过着一种忙碌的生活,忙着学习、忙着考证、忙着读书、忙着健身、忙着······讲真,对于喝惯了鸡汤的我,如果是平时,看到如此欣欣向荣的自我提升、勇猛精进的场面,必备受鼓舞。但前段时间,"百日作战"活动中的我颓了。自问,长期以来我都是一个积极、乐观、上进的人,怎么面临挑战,说怂就怂了?与人倾诉、向人请教,得到的结论是:我用力过猛了。于是不得不调整航向,静下心来和自己对话。原来,当前的状态,我已经持续两三个月了。目前的生活状态是我想要的吗?作为一名“不努力就会死”星人,如果在光怪陆离、日新月异的社会不加强学习,真的让我有一种“知识恐慌”感。
所谓“知识恐慌”,指的是对于知识缺乏的一种恐惧、紧张感。有这种感觉其实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惟其有“恐慌”感,才会自觉加强学习,以丰富的知识积累去战胜这种“恐慌”。但所谓的“知识恐慌”究竟是客观事实还是自我恐吓呢?以下几点,你是不是也曾经或正在经历“知识恐慌”呢?
01 关注了N个公众号 但真正点开看的没几个
公众号横行的时代,这种感觉你一定不陌生。这也许是你,是他,也是我。因为贪图一时新鲜,关注了N个公众号,但到头来留给我们自己的只有N个赫然醒目的红点点(逼死处女座系列,不是我),只想睁只眼闭只眼一直忽视,甚至永远不考虑点开。想起很久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女主人公是位略有成就、能将空隙和碎片时间无缝连接用来学习的人,所以她对关注的公众号尤为讲(挑)究(剔)。时间相隔太久,我已经记不清她关注的具体数量,但清楚记得不超过个位数。这需要取舍的眼光、决心和魄力。虽然我(选择障碍症患者)做不到关注的数量仅个位数,但从那以后,我已经开始不定期清理关注的公众号了。筛选公众号的保留原则如下,仅供各位看官考量:1、关注以来能长久引起我内心共鸣的、对个人三观的塑造有长远意义、对生活有深远的启迪意义的;2、我目前特别需要学习和提高的知识或技能;3、个人认为有趣的,可以提供不同的看法和视角的;4、解乏的,看了会让我觉得会(没)心(有)一(节)笑(操)的;5、盲目的爱,非理智、无理由的,但是不后悔的,比如你们关注我。
02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 结果却迷之低效
学习效率真的是学渣和学霸之间的距离,隔着一条银河。决定效率高低的不是学习时间的长短,而是我们的专注时间。前些日子,我给自己强行增加大量学习任务,远远超越我原来的学习速度和习惯。但是这样的安排,真的让我有所收获吗?不禁让人反思,投入了时间、精力,但由于过高的紧迫感而忽略了享受生活的乐趣。就像前段时间网上的爆文所说,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中秋假期,久不见面的阿姨到家里做客,让我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我竟然眼眶一热差点当场哭出来。别人再多的鼓励,也不及一句暖心的安慰。前几天,我一度想给自己放假,想放松,想去旅行。但是旅行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旅途归来,该面对、接受、改变的依旧不增不减。我有过几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曾经以为这样的自己很帅气。但是后来我才清醒地认知,起码对于我而言,有时候:旅行不过是逃避当下的做法。不如把它当成完成一个冲刺任务后给自己的奖励呢?也就是很多时间管理达人都在倡导的“延迟满足”。这几天,我有意识地放慢脚步,准确地说是“行动不松懈,给心放个假”,依旧有计划地阅读、锻炼、学习,感觉不在状态的时候就允许自己刷刷微博看看网页,竟觉得效率比之前高,生活的幸福感也有所提升。我想对自己说,也对你们说,放宽心,有时生活不必那么匆忙,享受平凡日子的苦与乐;人生路上要学会适当偷懒,无需时时用力。
03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 不过是庸人自扰
生命中,我们也许都曾有那么一刻,为五斗米折腰,为生活忙碌,给自己撑腰,每天忙得焦头烂额,但回过神来才发现,手上空空如也。我的网友兼队友 Cookie,是一位双宝辣妈,高智商高情商,为人谦和有礼貌,热爱分享却不会让人觉得过分热情。自从加她为好友以来,每天都能看到她朋友圈里的创意打卡内容,每天大概完成三件事,就连假期也未间断。内容通常交代自己的学习细节、完成感悟和改进设想。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真实的记录,不赘述,不冗长。但从中可以得知,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被她有条不紊地安排过,不慌不忙地进行着。每当我心浮气躁的时候,看到她的打卡内容,内心顿时就能平静下来。有时候我们感觉自己有忙不完的事,其实不过是庸人自扰。也许我们都可以学学Cookie,优化计划,精选任务,持续发力,优雅精进。
我是个俗事缠身的凡人,平凡生活就是我的诗和远方,却立志要当生活的玩家和美学家。也许,当勇猛精进成为我们的日常习惯和生活常态时,我们才不会变得那么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