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不等到"天下有变"时再北伐?

2019-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正见阁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是《隆中对》里面的原话,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为什么诸葛亮不等天下有变再北伐,而是凭借蜀国的微弱的国力一而再再而三的北伐呢?这个问题值得一写。

隆中对

一、蜀国和魏国的国力差距

裴松之《三国志注》引述吴国人张俨的《默记》,从地盘和人口来做比较,蜀国的国力大约是魏国的1/9。所以在蜀国的角度来看,联吴抗曹是才是最重要的战略方针。但是以这样的国力差距,魏国为什么没能吞并蜀国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蜀国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也就是李白在诗里说过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国凭借道路的险阻,正如吴国凭借长江天险,这才能够把魏国大军拒之门外。我们通观历史,就会发现蜀国占有的四川一带历来都是皇帝避难或者军阀割据的好地方。只要据有四川,就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无论敌人有多强大,都很难攻得进来。在群雄割据的时候,四川盆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刘邦占据四川的时候,他的对手几乎都是一些“草辈”如赵王张耳等,才有机会出四川统一天下,但是诸葛亮这个时候天下三分,对手是统一的魏国,就根本没有机会。

之前关羽大意失了荆州之后,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发兵去打孙权,军队虽然调动了很多,但打不出力道,这就是地理因素造成的。不但出蜀的山路很窄,水路也很窄,就算有百万雄兵,也只能排成很窄的队列慢慢行军。当时吴国的指挥官是陆逊,陆逊把刘备的大军比作长蛇,蛇的身子太长,首尾没法呼应,最后刘备在夷陵之战大败,病死在白帝城,刘备的溃败原因,诸葛亮不会看不懂。后来诸葛亮亲自指挥北伐,对蜀道之难更有亲身感触。每出一次兵,不但行军不便,后勤供给更不方便。那么诸葛亮为什么非要以悬殊的国力,以利守不利攻的地形,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和魏国死磕呢?

夷陵之战

二、政权的合法性

蜀国明明利守不利攻,每采取一次攻势,对国力的耗损都特别大,之所以咬牙也要硬打,这是因为北伐首先打的是政治仗。为什么这么说?

其实我们不管是看过三国演义还是看过正史,我国都知道,刘备其实是一个连环创业者,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刘备早期投奔过很多人,什么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虽然所到之处,口碑不错,所谓“信义著于四海”嘛,但实际都混得不好。所以刘备自己感慨说:“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尔!”日子过得太快了,我还是一事无成,很悲伤啊!刘备的蜀汉政权在四川并没有稳固的根基,统治的合法性来自“中兴汉朝”这面旗帜的正义性。如果关起门来过安安稳稳的太平日子,那就意味着合法性的消解,意味着蜀汉皇帝无非是个割据军阀。一旦合法性消解,内忧马上就会严峻起来,任何臣民都不再有效忠蜀汉政权的义务。而刘备占据四川,原本就是一件以小吞大、仓皇而成的事业,如何安定人心,如何平衡各个利益集团的矛盾,局面是三国当中最棘手的。刘备败死白帝城之后,恰恰又是主少国疑的状态,内忧其实远比外患来得迫切。

而反观曹魏政权,是从汉献帝禅让得过来的天下,你刘备什么东西?汉献帝还没死呢,你自己就称帝,你要光复汉室可以,你骂曹魏也可以,你把曹魏干掉也要让汉献帝做皇帝啊,但是汉献帝没死,你就自己称帝,你什么意思?这样直接导致了和中原地区的联系,把自己的政权沦为一个地方性政权。当时的很多汉朝遗老,都跑到曹魏的朝廷里当官,还频繁的给蜀汉写劝降信,意思就是你自己别在四川瞎闹了。

三、蜀国的内部环境

在刘备去世前后,益州地区已经先后有四个郡发生叛乱,而且第二次叛乱还持续了两年时间。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爆发这么大规模的叛乱?其实这和刘备的起家模式有关。刘备创业二十几年,不断有不同利益和背景的人加入,刘备从河北起兵,跟着他的有关羽、张飞、赵云,然后在徐州的时候,又有糜竺糜芳兄弟加入,到了荆州,又有诸葛亮、黄忠、魏延等人加入。后来占据益州之后,有了法正、李严这些刘璋旧部加入;但是刘璋在益州也是外来户啊,所以还有一大批益州本地的士族。

这样算下来,刘备的组织内有很多个小集团,河北集团、徐州集团、荆州集团、刘璋集团、土著集团,这就是五伙不同势力,另外还有马超这样,哪个集团都不算的。所以,蜀汉集团的内部政治结构十分复杂。但是之前刘备还有“汉室宗亲”的政治地位,和“复兴汉室”的价值愿景,大家都是有共同理想的人。当蜀汉逐渐丧失这些政治优势之后,这种复杂的政治层级就变成了各怀鬼胎的一盘散沙。所以才有了后来诸葛亮借司马懿之手杀掉并贬李严为庶人等一系列事件(有机会细写)。

克复中原

四、诸葛亮治蜀

看完了前面的两段,我们就能知道,当时的蜀国可以说是内忧外患,那么诸葛亮是怎么处理这些问题的呢?

外交方面:诸葛亮用义正词严的写了一封公开信来骂曹魏,信里一再声明,我们蜀汉的使命是“复兴汉室”,我们才是正统,而你们曹魏就是篡汉的国贼,你们就等死吧。同时,诸葛亮又派使臣频繁的出使孙吴,和杀了关羽搞死刘备的东吴重新签订了盟约。反正一时半会魏国灭不了我们,而我要给吴国表态,我坚决对抗曹魏,不会打你东吴,然后又出兵平定南部的孟获反叛。

这样外部问题就算解决了,但是内部问题呢?如何把这一盘散沙握成一个拳头,诸葛亮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坚持蜀汉正统的地位,和“复兴汉室”的使命。但是,这两个条件,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当然的了,而是必须不断付出具体的行动。所以才有了诸葛亮的六出祁山,这里至少有两层目的:第一,是通过强调“复兴汉室”的使命,整合所有人的价值观;第二,就是通过让国家处在长期对外战争的状态,对内进行压制。

除此之外,为了保持政局稳定,诸葛亮治军治国还采用严刑峻法,每次有军事上的失败都会严厉处罚,比如挥泪斩马谡,因为军事上一旦承受巨大的失败,蜀国的内政平衡一定会发生动摇。当时的名将魏延提出过一个方案,史称“子午谷奇谋”,这个战略被争论千年,魏延想亲自率领一万精兵(史书载精兵五千,负粮五千,共一万人)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潼关。历史上很多人认为这个方法是极有可能成功的,但是诸葛亮拒绝了,但是实际上,如果理解了以上我们说的诸葛亮的难处,就是“可以不胜,但是绝不能大败”,你就知道他为什么不能冒这个险了。

子午谷奇谋

历史上因此也留下了一句话,叫“诸葛一生唯谨慎。”即使在蜀汉内部,理解诸葛亮这番心思的人也不多。诸葛亮死后,接班的蒋琬和费祎,就停止了北伐的军事行动,严刑峻法的治国方式也被放弃。他们的道理很简单,军事行动太耗费国力,但实际结果却恰恰相反,蜀国不但没能复兴,反而进一步衰落,最后一败涂地。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