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五蠹》之六十一,外交策略成功的基础!
【读经典】
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故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
简单翻译下:乡间粗俗的谚语说:“袖子长有利于起舞,钱财多利于做生意”,这就是说资源条件越好越容易取得成功。所以国家安定强盛,计谋就容易成功;国家衰弱混乱,计策就难以实现。
故用于秦者,十变而谋希失;用于燕者,一变而计希得。非用于秦者必智,用于燕者必愚也,盖治乱之资异也。
简单翻译下:所以秦国使用的计谋,面临十次改变也很少失败;燕国使用的计谋,只需面临一次改变也很难成功。这并不是秦国任用的人智慧一定很高,燕国任用的人脑子一定很笨,而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资源条件大不相同而已。
故周去秦为从,期年而举;卫离魏为衡,半岁而亡。是周灭于从,卫亡于衡也。
简单翻译下:所以西周背弃秦国参与合纵,只一年工夫就被吞灭了;卫国背离魏国参与连横,仅半年工夫就被消灭了。后人就说西周灭于合纵,卫国亡于连横。
【谈心得】
看透了合纵连横策略的韩非,又举了三个现实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第一例子个是非常常见的一句谚语:“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告诉大家自己资源充足就容易成功,也就是所有策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国家的综合实力。
国力强盛很多计谋都容易成功,也就是“故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国家设计的战略需要以强大国力为基础,有了独立自主的强大实力,任何计谋都容易成功,实力弱小,只靠合纵连横的策略只会加快国家的灭亡。
第二个例子是“故用于秦者,十变而谋希失;用于燕者,一变而计希得”。秦国的计谋经得起现实的变化,而燕国的计策,现实情况稍一变化就会失败,不是因为秦国任用的人聪明,而是因为秦国国力强盛;燕国国力衰弱,经不起任何的折腾。
第三个例子是“故周去秦为从,期年而举;卫离魏为衡,半岁而亡”。西周王室背弃秦国参加六国合纵,结果一年后被灭了;卫国脱离魏国与秦国连横,半年就亡国了。
这都是因为“盖治乱之资异也”,各国的资源条件不一样,跟使用怎样的策略关系并不大。“多资易工”才是王道,因此奖励耕战,自强自立才是长袖善舞的根本,物质条件越好越容易做事取得成功,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弱国无外交,我国近代史上的各种屈辱历历在目,而今日中国之强大,离不开多年奋斗积攒下来的雄厚物资与财富,不管是改善生活、迈向现代化的进程,还是应对各种意外的风险灾害,有了丰厚的家底,才会心中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