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是什么?意识从何而来?这可能是史上最全面、深入、完整的解释
最早且最全面研究意识的非佛学莫属了,因此研究意识可参考或离不开佛学。而佛教“唯识学”有“八识”之说,即意识可分为8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一、以佛学与生理学之结合来分析:
1、眼识:眼睛是一个感光器官。正如人类发明的光学元件一样,眼睛是一个天生的独特的如造物主神赐的感光元件。能辨别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光线,能直接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但这仅仅是眼睛的功能而已。因为眼睛只能看见,而不能分辨与识别。它只是负责直观的把信息反馈给意识,而这种反馈速度是瞬间的。当你凭经验知道这个是什么的时候,就已经是意识在起作用了。
2、耳识:耳朵是一个感声器官,它除了掌管听觉外,也兼具保持身体平衡的机能。声音通过振动传到耳朵,耳朵也只具有感受声音的功能,而不会区分声音。但听觉与意识之间的传递也是瞬间的,当你凭经验区分听到的是风声或音乐声,就已经是意识在起作用了。
3、鼻识:鼻子是一个感味器官。不但能感受气味还是呼吸器官。还具有过滤、清洁、加温、加湿、共鸣、反射、解除疲劳、免疫、保护头颅、排泄眼泪等多种功能。鼻子具有感受味道的功能是不需要直接接触食物的,而是通过食物散发的气味而感受。但它也只是具有感应的功能而已。当你凭经验闻到这是香是臭、是辛是辣,就已经是意识在起作用了。
4、舌识:舌头也是一个感味器官,但是需要直接接触到食物才能感受。它通过味蕾而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而已。当你凭经验在区分尝到这是甜是咸、是酸是辣,就已经是意识在起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皮肤甚至毛发的神经末梢来感受物体。但身体的触觉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比如它能通过温度、气场等复杂的物理作用来感受事物的功能。当你凭经验知道所触到的东西是什么,就已经是意识在起作用了。
综合以上5个器官的感受功能,即佛教所谓的“五识”。它们的作用是感受、感应而非区分、识别,是“意”而非“识”,是意识之外设。“意”者意会、意感、感受也,“意”即感受也。“识”才是区分、识别、认识。就是感受最终要反馈给识别,意反馈给识,综合而成意识,从而意识到具体对象或事物。
6、意识:是意识之中一识,意识之本义,就是佛教所谓的第六识。它具有分辨、识别、认识具体事物抽象概念的功能。只要前五识中有任何一识、或多识、或同时起感受作用,意识便能同时的起分辨、认识作用。因此意识是对前五识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归纳之作用。而这一切又要建立在意识的经验或记忆之上。换言之,意识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而不断累积经验的记忆体。
意识是一种精神活动。“意”有自我之意,“识”是认知、认识、了解。“意识”就是自我的认识,代表个体的独立性,是一种主观存在。意识,代表了人可以认识自己之存在、外界之存在、或事物之存在。意识是实践的结果,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心理学的角度,意识包括了显意识、潜意识、下意识和“第六感”(或超自然感应)等等。
7、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所在,是意识之根,故又名意根。即使前面的六识已经没有运作,意根仍然会一直不停地运作、决定、作主。所以说意根之本性是“恒、审、思量”。但是,意根也不能单独存在,它要依赖第8识之阿赖耶识的运作才能有所作为。即执取第8识之阿赖耶识而为自用的意识,使意识生成自我的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由于自我就形成了烦恼的根源。因此。末那识善于幻想而通常沉浸于虚妄中。从而生出贪、憎、痴、疑等种种念头而造成自我之烦恼。又因为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人自私自利的根源。末那识所执着的自我就是第8识之阿赖耶识。
8、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印度语的音译,中文是“自我”之意。如果意识是种子,它就是意识种子的来源,即善良或恶毒的人性之寄托所在。前面所说的7识最后都会随着人的肉体消亡而消散,但只有阿赖耶识是不会消失或消散的。阿赖耶识会一直存在于宇宙之中,并可以轮回转世,永恒存在。
佛学认为阿赖耶识是一种“在生命诞生时最先到来从而先入为主的,也是生命逝去时最后离开的,即善始善终的识”。意思是说,在人到世间来时,阿赖耶识会比“眼耳鼻舌身意”的前6识先进入母胎。而又在人死之后,最后的离开身体之识,因此阿赖耶识是生命的主体。它贯穿了一个生命的始终。
二、以佛学与哲学之结合来分析:
1、阿赖耶识如田地:田地是生长禾苗的地方,播了什么种子,就生长什么果实。那么5识之“眼耳鼻舌身”生成种子,6识之意识就是收集种子,7识之末那识就是撒播种子,阿赖耶识就是一块田地,让种子生根、发芽、结果。因此田地永在,而种子开花结果轮回,生命轮流不止。
2、阿赖耶识如仓库:仓库是存放东西的地方,那么5识之“眼耳鼻舌身”就是物件无论是金银财宝或是垃圾破烂,6识之意识就是搬运工,7识之末那识就是仓管。仓库里存的无论是金银财宝或垃圾破烂就是人的或富或贫。阿赖耶识只负责存放,金银财宝或被人盗取,垃圾破烂或被人遗弃,而仓库也不会被人破坏。
3、阿赖耶识如大海:大海汇百川之水而成,那么5识之“眼耳鼻舌身”就是渠溪涧河江,无论是清洁的还是污染的水统统都流进了大海,6识之意识就是海水,7识之末那识就是海床。海水如何波涛汹涌,海床如何堆砌沉积,大海依然是大海。
由此可见,阿赖耶识包容一切也承受一切,但一切是好是坏、是善是恶、是苦是甜……终归要生命本身、要人自己去承受。阿赖耶识具永恒性与包容性,也即广泛性与宇宙性。
三、以佛学与科学之结合来分析:
现在电脑甚至未来的人工智能会使人更深刻的认识生命,把意识与一种我们现在接触到最常见的科学产物来比较。那么以目前来说,电脑是比较合适的。我们不妨把电脑比喻为意识的一种雏形。
那么第8识之阿赖耶识是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任何地方,而不存在于人体任何部位之中。它与人体仅仅是有连接而已,人人都可以和它直接连接,所以它是一个互联网。而且它又是一个无限大的存储仓库,它存放和记录所有维度的生命信息,因此它也是网络终端的服务器。但这个服务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从前互联网的中心服务器或根服务器,更是现在的云存储的云端服务器,也是未来的区块链互联网中每个参与联网的客户端。阿赖耶识又是服务器里的数据库,它能存储每个客户端的所有信息,而且永不删除。
那么第7识之末那识就是互联网的总管或互联网协议,而第6识之意识就是每个参与联网的客户端或电脑的主机,前5识之“眼耳鼻舌身”就是电脑主机的外设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而相对于意识本身来说,意识就是电脑里的程序软件,不同的生命就是不同的程序,比如人的生命就是3维软件程序。它能产生3维的动画和物体信息,而其它动物生命就是一些平面设计或办公软件,它们只能产生平面图片或文字信息,所以意识是一道程序,而信息就是记忆。不同的生命体就有不同程序的意识,也产生不同的信息。
四、以佛学与宇宙学、生命学之结合来分析:
第8识之阿赖耶识存在于多维空间和宇宙之中,或许类似于黑洞一样的东西。量子力学和弦理论(M理论)说明有着多维度空间和宇宙。这种多维空间和宇宙之所以能维持正常运行、循环与平衡,正是暗物质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宇宙是一个意识体,占据宇宙质量95%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便是宇宙意识存在的状态。目前科学界公认暗物质和暗能量主导了宇宙的结构。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却拥有着巨大的质量。因此,暗物质就是宇宙的大脑。暗能量则是支撑宇宙大脑的能量。那么看不见又存在于多维空间和宇宙之中的阿赖耶识或许就是一种暗物质。维持它存在和运行的就是暗能量。因此,从宇宙学、生命学的角度来看,阿赖耶识是“暗意识”。
第7识之末那识就是将暗物质与正物质联系起来的沟通或连接。因此对于正物质的生命来说,对于一个生命体来说,末那识就是将暗意识植入正生命而成为生命之源、生命之根,也是意识之根、意识之源!因此,从宇宙学、生命学的角度来看,未那识是“根意识”。
由此,生命开始在母胎内形成,从而形成第6识之意识,再形成5识之“眼耳鼻舌身”,至此完整的生命形成!因此,从宇宙学、生命学的角度来看,前6识皆为“正意识”。
因此意识可简析为:暗物质——暗意识——根意识——正意识。
如此,意识从宇宙而来,生命从宇宙而来,意识是生命之源,意识创造了生命!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欢迎微信搜索关注“意识的宇宙(或guguo333)”以方便微信订阅。中华文化与量子力学是迄今为止最能正确完美解释大自然之文化科学,首将二者结合,以探索宇宙、生命奥秘及一切事物之发展规律,全赖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