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的优雅生活家

未必要有希望才能够坚持

2017-04-04  本文已影响136人  蕉棠树下的小白

查理芒格在《聪明人为什么会犯错?》的讲稿中总结了25条常见的误导人的心理倾向。查理认为:人类的感知和认知系统中那些总体上很有用的倾向往往会出错,如果不对此加以小心提防,就会很容易受到别人故意的操控。

认知往往取决于情景,所以不同的情景通常会引起不同的结论,哪怕是一个人在思考同一个问题的时候也是如此。第11条“简单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认”就是最真实的例子。

人类的感情是极其敏感和脆弱的。就算是最坚强、最冷硬的人,心里也会有一个柔软的空间,收藏着他心中的温暖和珍惜。而人,之所以能够怀抱理想,勇敢追求未来,就是因为心有所依。

所以,摧毁一个人,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毁掉他的心灵。当然,这是一种极端。而最不可避免的一种情况,就是面对珍视之人的死亡。

如同时间拥有无可匹敌的治愈魔法,死亡同样拥有无法撼动的魔力。所以,在死亡面前,无论多么勇敢、多么开朗、多么积极的人,都会心怀畏惧和恐慌。

而,一旦死亡降临,那份足以摧毁人心的力量,象征的就是就是很多人无法抗衡、并拒绝接受的现实。因此,查理说:当否认是被用来让死亡很容易接受时,这种行为不会遭到任何批评。在这样的时刻,谁会人心落井下石呢?

面对死亡,多数人的第一想法都是如此,在漫长的让人难以忍耐的时间里,拒绝着一切。美国女作家琼狄迪恩在她的《奇想之年》中,就记录下了她的故事。在她丈夫去世后的一年里,她回忆着两个人一起的生活,通过这种方式来安慰自己,拒绝承认现在。

她说,整整一年,我都用去年的日历来记录时间:去年的这一天我们都在干些什么,我们在哪里吃晚饭;去年的这一天我们是不是在金塔纳的婚礼结束后坐飞机去了檀香山;去年的这一天,我们是不是从巴黎坐飞机回来,是不是这一天。

回忆像刺刀,明晃晃的扎在心里,明明应该觉得快乐和幸福,却总是忍不住心口发痛。这痛,即使是知识最高的医生、用技术最先进的设备,也检查不出原因。

这就是死亡留下的无形的印记。

虽然活着如此辛苦,但是查理的另一句话却能够给身在迷津里的人一些指点。

他说,有些人希望在生活中坚持下面这条铁律“未必要有希望才能够坚持”,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是非常可敬的。

后来,狄迪恩冲破了自己的心灵禁锢,她说:可是今天我却第一次意识到,我对去年这一天的记忆是一段并不包含约翰的记忆。去年的这一天是2003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约翰没能见到去年的这一天。

真正的勇敢,不是莽撞的一直向前奔,又在遇到无法跨越的阻碍后,选择退却和逃离。

真正是勇敢,是在明了前方道路存在的艰辛和磨难后,仍然义无反顾的走下去,直面人生的痛苦和绝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