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简书的故事

我与简书的故事

2023-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岁月情

今天是我来简书一周年纪念日。

去年的今天还是春节期间,儿子坐到我身边关切地问:妈,这两年疫情,我们没有回家,你一个人怎样过的?我说:自从2018年脑血管堵塞后,老年大学舞蹈班没有参加了,在家里看看电视,偶尔看看书,有时出去打点小麻将,有时……没等我把话说完,儿子赶紧说道:你性子急,麻将不能打。我说:是呀,打着打着面红耳赤,额头胀痛,一手拿麻将,另一只手用五个指甲叮着头皮。儿子说:那太危险了,你喜欢看书,又爱回忆过去的事情,我给你下载简书,写点啥看行不?一听“简书”,我脑子里一闪,想起了:热天时我们几个老师,在安汉广场树下喝坝坝茶,王老师说他在简书上写文章,当时我没有往心里去,那我试试吧。

儿子帮我下载了简书,取笔名“岁月情”。

自从下载了简书,每当我打开手机时,手机屏幕上简洁而直白的简书图案映入眼帘,迫不及待地点开,接着就是白底红字温馨而又善意地提示“创作你的创作”,再接着就一篮子的奖。

不知道图案设计者的用意,我单纯地理解图案挺有创意的:白底代表一张白纸,红字代表创作者写出具有色彩的文字。

简书不仅是一个优质创作社区,还是一个百姓平台。没有门槛,无须背景,自由写作,还能增加收入。我走进了简书。

走进简书,让我在孤独的时候,有了一份自己喜欢的事。

首先在推荐文里看很多优秀作品,格式多样,有散文,有故事,有科幻,有小说,有诗词等等,看后受益匪浅,如饮甘露。再看看作者简介,来自各行各业,上至作家博士研究生,下至家庭主妇。不分男女老少,老到夕阳红,少到小学生。看后让人倍感震撼:简书,群英荟萃,高手如林。海纳百川,包罗万象。

我鼓起勇气写第一篇《回忆民办老师》,刚一发布就有10人看,我欣喜若狂,那怕1人看,表示有人看,再看0.17,儿子说是钱,比我打麻将赢几百还高兴,0.17是它的价值所在。

我就一头栽进了简书,接着写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傻妇的哭喊》获得了两个老师的赞赏,特别是大作家林建明老师的赞赏让我兴奋不已。写第七篇《我给春天唱首歌》获得了两个老师的赞赏,特别是6g老师的赞赏,像鞭子一样催我奋进。

我写《我爱我家的老屋》与老家相隔几千里,写时思绪沉迷,游荡在老屋。坐公交车也在想,坐过了站台。收获了一个红框,里面写着(青春、儿童文学、童话)。写《不一样的烟火》写到伤心处,我也伤心难过地流下了眼泪。写的不是很好,但通过这篇文章结交了两个挚友,我的每一篇都有他们的足迹,还教我怎样在简书里投稿。

我在简书里大部分写的贫苦妇女的故事,我决定换个风格,写中性的、滑稽的写了巜攀驼背当官记》出乎我意料,受到了简书社区联盟、简友广场、捡个好文的推荐。还获得了三个瓯柑的赞赏,深表感谢。《路灯下,卖沙梅的女人》也获得了此推荐,给了我克服困难继续写下去的力量。

简书给我这个,年轻时热爱文学,但又忙于生济的一介平民。晚年热爱文学,但又鼓不起勇气提笔写文的小人物,给了机会,给了平台。

有时阅读简友说文章被锁的事。我写了一篇《我的维吾尔族朋友》被锁,我有些不解。冷静后意外惊喜,惊喜这个平台,是负责任的平台,审核严谨。是一群考虑问题全面周倒的高水平人在严格管控。

我写的慢,不写也在简书认真看别人的文章,点赞、留言。我写的不好,文化水平不高,但年龄算长者。看了00后的孩子的文章总想提点建议,有个孩子写的一篇,标题好标题大吸引了我,我一看两百多字,看完后善意地告诉孩子:你要多看一些文学性强的文章,看文章人物的切入点,故事的延伸,用一个本多抄点修饰词。他很有礼貌地回复了我,我很欣慰。又一个00后孩子写的诗,同样是标题吸引了我,我看到第四句很惊讶,心想不错,看到第八句或十句该收,他写了三自然段,我给了点赞。再看其他人的文章时,心里总觉得有啥事该做,有啥话想说,又翻到那孩子的诗,告诉他:标题就是中心,写长就写散了,做到见好就收,加了一句请愿谅我多言了。孩子也诚恳地回复了。

简书是阅读者和写作者共享的平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遗憾的是,怎样投稿,帖子是啥?小岛是啥?贝啦钻啦等等一概不懂。只会写自己的,看别人的。

在简书,还有很多我没有学会和掌握的地方,我会努力。誓为简书人,简书伴我行。

这就是这一年来,我与简书的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