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读边悟,《四书》之《大学》篇(学习前言)
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普通人,身边充斥着心浮气躁的氛围,越来越多的事物摆在面前让我们无从分辨,让人越来越迷惘。但好在还能在闲暇之余翻阅一些古典文章,只想在字里行间追寻一些做人的道理,找寻一丝使人安宁的力量。并将一些和自己有些关联的记录下来,在日常生活中慢慢领悟,渐渐融会贯通。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史称四书,其中《大学》是一篇讨论如何治理国家,以平定天下的政治论文及思想纲领,对后来的学术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朱熹将《大学》解释为大人之学,指成人儒家君子应该所掌握的知识,讲求进能治国平天下,退可修身齐家的学问。
对于《四书》的学习顺序,一直以来也存在着争议。
宋代哲学家、教育家程颐先生曾言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者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
指的是《大学》是孔子遗留下来的书,是初学者进入道德方面学习的门径。如今可以见到古人对于研究学问的次序,单是依赖《大学》,而《论语》、《孟子》还在其后。
并言“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也是告诉人们沿着《大学》中的顺序去学习,就不会有什么差错了。
在此根据前人所指而言,作为一名普通的成年读者,虽是出于兴趣进行学习拜读,压根也没有想过 “治国平天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但《大学》里面提出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等条目理论却是对提高自身修养的学习树立了准则。
根据要旨框架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应该就能对圣训有所领悟,其实对古代典籍的阅读并不只是“之乎者也”、“寻章摘句”。
重要的是还是应该和自己的现代行为产生呼应,建立联系,学习正确的准则,不去做那些不好的事、出格的事等等。
过去封建时代统治阶级将这些纲领理论作为统治天下的准则,今天的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并转化为对自己行为的参照。
虽说自己没有治理国家的大才能,但能把咱自己的小企业或是自己的小家庭管理好其实也是非常不容易了。
如果凡事没有个行为准则,在这都市快节奏生活的碾压下,难免会做出一些坏事、丑事,一旦发生这些事而不加留心改正的话,早晚也会铸成无法弥补的大错,甚至无法挽回。
所以一定要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观念,用正确的准则时时衡量自己的行为尺度,尽量避免事情的发生,必竟咱老百姓过好自己家的日子才是最现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