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书院读书笔记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

《精进》行动准则

2017-03-21  本文已影响88人  章章朋

一、学习情况

今天是持续在熊猫书院读书的第17天,坚持利用《用熊猫书院快速提升方法》进行读书。本周学习《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本书,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书中的第二、三章:选择、行动。

- 1 -    主要内容

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客观的现实困难,还有我们的思维惯性,赛道假设、低关联假设、僵固型心智、零和博弈是常见的四种隐含假设。我们可以使用目标悬置、能力嫁接、特性改造等新的思维框架来重新思考自己的境况,发现人生更多的可能。

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再选择的过程,要了解自己内在的兴趣、禀赋、动机和能力,不畏惧做出改变。

勇于构建自己的最小化可行产品,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自我防卫”的心态,和对“沉没成本”的固执。

要顺利地进行多线程工作,就要区分可以中断和不能中断的工作,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用自己的核心思考区间去完成一段完整的思考和行动。有时候,我们可以边做边学,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经验和智慧,即“三行而后思” 。

- 2 -    思维导图

二、读书心得

- 1 -  烂开始

我们总是希望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给出成果,事实上,我们很难“完全准备好”。在做产品时我们会发现,总有问题还未顾及,总有能力尚有欠缺。但只有当你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产品,你的思路才会更加清晰。

完美主义拖延者经常因为没有准备好而不去行动,他们总能找到各种问题,想等到所有问题都解决完之后再开始着手干一件事情,这就导致了一拖再拖。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策略就是“烂开始”,不用管完成的好坏,首先要有行动,在不断地实践中进行完善,开始之后思路会越来越清晰。前段时间我给自己定的一个目标就是完成一个自己的思考模型,由于想要一个完美的模型,因此就一直在心里想应该包括什么,应该怎么做,但是一直没有真正开始做,后来想到其实可以先完成一个简单的模型,然后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这样就不会一直陷入只想不做的状况中。

- 2 -  精益求精

构建个人MVP的最后一个关键,在于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勇于自我修正。我们对待自己的产品,可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珍惜和爱护。但为了让产品迭代或者进步,就得不断重新审视,不断打磨,甚至还需要推倒重来。

在平时说话过程中,我们总是想要滔滔不绝,结果听到的很多都是废话;在写作过程中,总是想到什么写什么,井场没有逻辑、重复、冗余。其实少就是多,不管是说还是写都应该抓关键点,要精益求精,这样才能取得进步。如果总是对自己的产品没什么要求,那么就很难取得进步了。

- 3 -  反思

日本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认为,我们的行动中蕴含了一些不易于用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既包括技能、技巧、经验,也包括人的情感、信念、价值观。他提出隐性知识是知识转移和创造的起点,对隐性知识的反复咀嚼和锤炼,常体现在风格朴素踏实的高手身上。

反思的重要性我想都不用强调了,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书中说,他每天反思的时间均在2小时以上,而且这样持续了7年,就是这样的坚持使得他掌握了底层规律——临界知识。

- 4 -  行动

设计一个你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在你的工作或学习中选择一个重要的领域,构建个人MVP;思考它的核心部分是什么,用一段不会被打扰的时间完成它;试着在过程中使用图层工作法;在线上或线下发布产品,邀请朋友做出反馈,收集意见,列出其中3~5条最有启发的建议;按照反思的程序重新思考,进行修正,时间允许的话反复进行几次上述过程,总结经验,写出一份产品报告。

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将书中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技能,在这本书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怎么思考,作者不仅用自身经历讲述了很多如何思考的故事,也列出了很详细的反思清单,因此可以把这本书当成一本工具书,按照书中的内容进行刻意练习。我未来的行动:

第一,每周设计一个自己的MVP,结合书中的内容及永澄老师目标达成术中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复盘、每日完成情况,详细记录于印象笔记上(做个简单模板)。

第二,按照书中的反思清单每日进行反思1小时,记录在印象笔记上,详细反思清单摘抄如下:

信息

在做这件事时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其中哪些信息是最关键的?

这些信息是从哪些渠道中得来的?哪些渠道被证明是很有价值的?

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怎么得到?

预期

在做事之前,是否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了正确的预期?

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预期?是什么造成了预期和事实之间的偏差?

我的预期是否促进或者阻碍了事情的进程?今后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结果

怎样描述这件事的结果?怎样评价这件事的结果?

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

结果需要哪些改进?如何改进?

进度

事件的进度合适吗,是太快了还是太慢了?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当进度出现问题时使用了哪些手段进行干预?效果如何?为什么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工具

在完成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

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碍作用?

如何改进现有的工具使其发挥更好的功效?

情绪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情绪状态是什么样的?是否出现过情绪失控的情况?是什么引发的?

我是否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这期间使用了什么方法?是否需要改进?

阻碍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哪些阻碍?其中最重大的阻碍是什么?

我是如何应对这些阻碍的?取得了什么效果?

这些阻碍中哪些会长期存在?我需要通过什么持续的努力来减少这些阻碍?

优势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发挥了什么样的优势?是否有什么优势还没有利用和发挥的?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主要收获有哪些?我的哪些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我可以向做同类事情的其他人学习什么?他们有哪些优势是我不具备的?

缺憾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遗憾有哪些?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遗憾?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点?其中哪些缺点是必须且迫切需要改正的?

关于这件事,别人对我有什么批评和评价?他们的批评有哪些可取之处?

意义

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对我的短期生活和长期生活分别有什么影响?

这件事对周围人、对社会、对整个世界和对地球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我发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义?


欢迎熊猫学院的同学们积极输出读书笔记,投入熊猫书院读书笔记专题,输出是最好的读书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