窘
各位简叔简姨们,听说我那好事的米多阿姨在简书上发了一篇文章《盼》。我赶紧下载了简书跑过来看,一边看一边觉得我米多阿姨话语有点有失偏颇,我不得不说几句。
米多阿姨文中把我公爹描绘得像个楚楚可怜的小媳妇,看完我都有种负罪感。为了支援我们这个小家建设,公婆的确付出挺多,牺牲挺大,我和大林心里也都清楚。忘了交待一下,想必各位也能猜出,大林是我老公,米多阿姨笔下“李老汉”的儿子。
我和大林是大学同学,毕业后我们分别去了市里两家不同银行就职。我一直是前台柜员,大林今年提拔了中层。
我和大林处对象那会,我爸妈,当然主要是我爸,说什么也不同意。我公公是高中一历史老师,婆婆普通家庭妇女。我家呢,情况比他家强不了多少。爸爸单位是清水衙门,就指望那点死工资。妈妈生病前给好几个单位代理记账,后来生了场大病,一直休养在家。一场病,花掉了他们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这钱他们本来打算给我做陪嫁礼金的。为此妈妈十分愧疚,一个劲埋怨自己身子骨不争气。唉,平日连个头疼脑热都不得的人,得病就是大病。
第一次大林来我家,我爸妈对他这个人是十二分满意。小伙子个子挺高,白白净净,有眼力劲、脾气又好。我妈病了多年的脸上第一次现出难见的红润,逮着大林瞅了一下午。人家大林不好意思了,跑到厨房给我爸打下手。
晚上大林走后,我迫不及待询问爸妈对大林印象如何。爸爸妈妈异口同声:这小伙子不错。然后我爸沏了一壶茶,喊我一起喝茶。这在平日里可不多见,我预感肯定没好事。果然,我爸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对大林及其家庭情况,以及假设我们结合可能遇到的生活困难,摆事实讲道理地讲了一晚上。
后来我婆婆用我爸摆事实讲道理这招催着我生二胎,一并展望三胎的美好前景,我差点鬼迷心窍听信了她的话。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你看,我说话爱跑题。言归正传,讲大林来我家那天的事。
那晚,我爸就着一杯又一杯的茶水,说了一晚上。总结起来,内容无非是:我们家情况这个样子,你婚后的小家庭建设,我们指定帮不上多大忙。你看大林家,经济状况也一般,这样一来,婚后你们的小日子可能就要吃点苦头。小伙子人是不错,长得好,脾气也不赖,可是这都不能当饭吃呀。所以啊闺女,婚姻大事不能儿戏,你三思后再做决定吧。咳咳,还有个事,咱院里那个你井叔的儿子,就是开劳斯莱什么车的那个精神小伙,好几次我和你妈去医院都是他开车拉着去的。还一个劲打听你什么时候毕业,要是不嫌弃,毕业后可以先到他公司实习一段时间,工资按正式人员标准给你结算。
我一听,把茶杯猛地往茶几上一放,水都洒出了一半,扭头躲进自己卧室。
反正后来因为我和大林的事也没少和我爸掰扯,独生子女嘛,脾气多少都有任性。最后我爸妈还是没拗过我。
我爸见我铁了心要跟大林处下去,开始不得不替我考虑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工作后去哪安家买房的问题。父母为子女谋之计深远,这话一点不假。水往高处流嘛,当然不想再回到大林家那个六七线的小县城,省城去不了,最不济在市里也不错。
于是我爸开始到处替我看房子,最后选在离我爸妈家不远的小区,交通便利,离学校医院都不远。
然后我爸让我去征求大林爸妈的意见,她妈一家庭妇女,小事一把搂,人很精。可遇到买房这样的大事就拿不定主意了。我公公教书多年,可能在学校这方净土呆的时间长了,外边的事一问三不懂,看样子也是懒得操心。最后就按我爸的意思来了。
房子不大,一百二十平,可因为地理位置好,价格也不便宜。于是我家和大林家各拿出一部分钱交了首付,其余的按揭贷款,等我们工作结婚后慢慢还。
后来知道我爸出的那部分钱,其实是借的亲戚朋友的。知道后我心里就非常难过,妈妈每月维持治疗也得花钱,他们拿什么去还欠别人的钱呢。于是就想着工作后好好挣钱,把我爸妈出的钱还给他们。
毕业工作后,我们就在新房子里举行了婚礼。这里我插句题外话:那些还没结婚的热恋男女们,一定先攒够了米再考虑结婚问题。即使迫不及待结了婚,一定等过几年经济状况好一些再要孩子。当然如果你爸妈或者公婆有矿,或者有一方能为你们提供坚实的经济后盾除外。
我们就是属于对未来实际问题的预见性不足,正月结婚,十月儿子呱呱落地。把我婆婆笑得合不拢嘴,逢人就说双喜临门,一年添了两件喜事,一下子多出两口人。
喜是喜,可多出的两口人也是要吃饭穿衣的,也是要花费银两来支撑的。
生儿子之前,我也想和其他生孩子的同事姊妹一样,订个家庭化产房,既省事,又对我产后修复和孩子保育有益。起初我婆婆不知价格,信誓旦旦保证:订个家庭化产房吧,钱我们出。可是后来听说要四万块钱,婆婆再不提出钱这茬事。
起初,我和大林两个人工资加起来一万二三,每月房贷三千多。为了孩子出生后出行方便,又按揭了一辆车,这样房贷车贷加一起每月五千多。我们这个年龄正值婚育高峰期,结婚生孩子的同事同学每月都有,这又是一笔开支。当然孩子渐渐大一点,比如现在,早教班.托育费又是一笔开支。总之,常年时有捉襟见肘之感。
鉴于经济状况,家庭化产房的事就不了了之了。
退而求次,我给大林商量,既然家庭化产房成泡影了,请个月嫂不过份吧,人家农村人都兴起请月嫂了。可婆婆一听月嫂也要七八千,自告奋勇月子里她来照顾我们娘俩。
唉,真的无语了。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此言不虚。
转眼儿子百天,我的产假也要结束了。为节省开支,不舍得请保姆,儿子让我婆婆带,于是把我公公一人留在了老家。
其实,对于婆婆带孩子,我内心一百个不乐意,可又有什么办法?又不能对任何人说出我的不乐意,否则落个婆婆出力不讨好,我是白眼狼儿媳的骂名。
婆婆虽然只有五十多岁,可是对于育儿方面相当独断专行,不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儿子四个多月添加辅食开始,我就有意识培养他自主吃饭的独立性。六个月开始,就给他一把勺子,任由他挑饭往嘴里送。这样还有利于促进大脑发育,一举两得。可婆婆每次看到,总是一把抢过儿子手中的硅胶勺,说怕伤到孙子。
唉,我可是她孙子的亲妈呀,安全性我能不考虑吗。
然后我婆婆拿出一把大人用的勺子一边吹一边往我儿子嘴里送,我当时真有一头撞墙的冲动。
说过多少次,小孩得用单独的碗筷勺,即使喂饭,但也决不能给孩子吹饭。否则,大人嘴里的幽门螺旋杆菌、疱疹病毒之类的,很容易传染给孩子。
更让人无语的是我那公公,每次见到我儿子,抱起来就亲,说过多少次了就是不听。话说我自己儿子我都没舍不得亲一下嘴好吧。
后来有一次,我婆婆从老家回来,鼻涕一把泪一把地跟她儿子哭诉,说我公公一人在家如何冷清,如何生活不知自理,碗筷都长毛了。大林一听,转头就问我:把爸爸接来吧?当着婆婆面。我能说什么?我可不想当恶人。
于是公公便也住进了我家。三室一厅,每个卧室都安有一张床。起初,我婆婆睡门口卧室的单人床,公公来后,睡不开了,两人便搬到我们卧室对过,那里安了一张双人床。
嗨,从此尴尬事也来了。房子隔音效果差,有好几次,半夜从公婆卧室传来让人面红心跳的声音。尽管听着婆婆一再压抑着声音,但我还是听得清清楚楚。本想推醒身边的大林一起听听,最后还是作罢。被动听了好几次全过程。我就纳闷了,一大把年纪了,怎么性趣比年轻人都好。
因此我越来越觉得待在一起别扭,不自在,每次与公公偶尔目光对视我都觉得窘得慌。后来公公大概也听到我和大林说的话,非要回老家。也好,本来嘛,这么点地儿大小住了五口人确实拥挤。
好了,其他的事我就不说了,就是米多阿姨写的那样。
儿子也上幼儿园了,我婆婆也该回老家去陪伴我公公了。无论怎么样,婆婆尽心尽力帮了我们好几年,其实我也挺感动。等我们有钱了,打算给我公婆在市里买套小平房的二手房。两家离得近一点,也好有个照应。
眼下,我感觉当务之急就是好好工作,多多挣钱,早日摆脱缺钱带来的生活窘境。有钱人的烦恼万万千千,而我们没钱人的烦恼只有一个:那就是缺钱。
好了,不说了,我得赶紧把我想法告诉米多阿姨,让她重新写一篇,题目我都想好了,就叫《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