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想起…
这风,又脏、又热、又狂燥,熟干的榆钱像有人哗啦啦啦地随风一把把扬洒,吹的柳絮满天飞…以为伤春悲秋总属于文人骚客,与我这类常人无关,可是今天初夏的风呼呼啦啦刮了快一整天,早晨还明媚着清清爽爽,半上午风开始大起来,一阵风携一股热浪,渐渐地刮得心里就没着没落了,认真地收拾好自己,依然莫名地感觉没劲…空间里的好友发说说:不喜欢五月…我呢?不知道…
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在《咏雪》一文中,曾叙写谢太傅一家冬日赏雪时,其侄女东晋女诗人谢道韫用“未若柳絮因风起”精妙地比喻大雪纷飞的情景,受到众人的称许,此句因此成为千古名句。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谢道韫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
风想起…每年这季节常有风将一树树的柳絮吹得漫天飞舞,柳絮得以带着它的孩子们到四海安家…漫天柳絮也令不少人鼻炎、眼睛过敏难受不已,所以小城市民并不喜欢它漫天飞舞时的姿态和属于它的季节。
相比而言,元代关汉卿用"雪粉花、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描写冬天的大雪,大雪在他的笔下粉白光华、像飞舞的梨花,遮住了郊野三三两两的农家,无论动态、静态都更具韵致与情调,不乏生活情怀;唐代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也是描写大雪的情景,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把大雪的情景表现得生动、宏大…
喜欢后两首,或许是因梨花在我们小城不多见,它总是高洁美好的真正的花类,也并不曾见它会带给人们过敏等不适;而柳絮在小城太多见,毛茸茸地容易令太多人呼吸不顺,加之它和花类相比总显不同类、低一档次,并不招人喜爱。既便更早便有"咏絮之才”之说,但想起雪,人们最能想到的依然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与“雪粉花、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
柳絮只因带给市民不适这一点,人们便忽视了它顽强的生命力曾经也是恶劣条件下屯垦戍边的功臣…也因它这一点,这些年城市绿化它渐渐被各种更具观赏性的树种代替,不知道越来越少的它们还有多少人能再记得它曾经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