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农场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农场初体验
13年年初,父亲内退后的第七个年头,机缘巧合赶上了土地承包的热潮,闲来无事的父母在老家别的村子里租赁了三百多亩耕地,把家搬到了农田里,开启了人生的另一个篇章。
算来也快十年了。倒不是赚了多少钱,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除了钱之外的东西,包括健康的体魄和内心的富足,同时也给我们创造了一方清静的乐土,一片世外桃源。
大宝是14年出生,出了满月,正是最热的七月,我丝毫没有犹豫带着她去了父母的农场,一住就是三个月。经历了农场从夏到秋,从满眼翠绿到成熟收割。那时候田地刚耕种一年,一切都还在探索之中,父母是战战兢兢,生怕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他们一边摸索着经验,一边总结着教训,心思更多在田地里。除了三百多亩庄稼,再就是家门口随便找片地播种的菜园子,虽然没怎么精心打理,却也能够做到应季瓜果蔬菜的自给自足。
每日里我的主要活动区域就是农舍和田里,抱着或推着小娃这里看那里瞧。经历了夏日与蚊虫的艰苦抗争,躲避了烈日炎炎的正午阳光,半夜里冒雨抢收过庄稼,也爬过堆成小山的棉花垛。感受更深的是在我成年以来最长久的一次假期,与父母朝夕相处,彻夜长谈,是多年未曾有过的经历。作为新手妈妈住在娘家的日子并不多,那次恰好又在农场里度过的,对早已脱离农业农田的我来说,内心除了对脚下土地深深地眷恋之外,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仿佛久旱逢甘霖的禾苗,在这片田地得以休养生息,重焕生机与活力。
秋收的时节,近百亩棉花桃竞相开放,还有一百多亩花生接近成熟,玉米是最好收的,却不好存放,还要架高粮囤,上下通风才行。这些农活想想就头大,恰巧那段时间又赶上连阴天,时不时地来场雨,收下来盖不好也会发霉烂掉。这可忙坏了父母亲,对于多年没有耕种田地的父母,平生第一次收割三百多亩庄稼,忙得焦头烂额不说,光招工这一项就费了很大功夫。因为是秋收,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庄稼要收割,村子里又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父亲开着电车满村子招人,最多也只找来十几个,有的还只能干半晌。我在地头的马路上写上招工的信息,竖起个牌子,最终也是无人问津。
着急已经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只能放平心态,做好分工,父亲做好外联,保证人员及时供应,做好日常采购工作;母亲在田里分配人手,及时增减人员,和他们一起劳作在田地里;我则负责给他们准备一顿午餐,最忙的那几天婆婆也过来帮忙了,我照看孩子并打下手,婆婆用大铁锅炒菜。午饭是馒头咸菜,加一份炒菜,他们自带饭盒,有种吃大锅饭的感觉。傍晚停工时,我的主要任务是称重、算账,母亲记数、发钱,工钱一天一结。院子西边的空地是父亲打好的“大场(读二声)”,用于存放农作物。眼看着堆起了一个高大的棉花垛。我们的任务又变得复杂起来,逢雨起垛盖雨棚,逢太阳摊开晾晒,这一收一晾,说着简单,却煞费苦心。自那年之后,父母的农场里再也没有大规模种过棉花。
十月中旬,庄稼全部收到家里了,就剩下冬小麦的播种,天渐渐转凉,我的产假也所剩不多,于是带着孩子告别父母,离开农场,内心带着那份对家的牵绊,踏上北上的列车。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的方向,在当时,农场也成了我的家,汗水浸湿过衣背,雨水打湿过脸颊,有过对劳作的抱怨,也尝到了收获的快乐。我的农场初体验算是就此画上了句号。
热闹的假期
农场初期,父母劳心劳力,其实收成一般。为了提高收入,先后尝试过棉花、花生、玉米、小麦、红薯、西瓜、胡萝卜、荠菜等经济作物,但越是复杂的作物,收割起来越麻烦,人工短缺是硬伤,除去工钱其实并未创收。思来想去,父母最后固定了冬小麦和夏玉米、花生这三类作物大规模种植,其他的作为自给自足随意搭配。
父亲爱好颇多,喜欢养花弄草,屋里养着各类花卉盆栽,水井旁栽着玫瑰,院子里种了柿子、杏树、梨树、枣树、桃树、樱桃、石榴等果树,每个季节都呈现着不同的美。
农场的农舍里,鸡鸭鹅也是不可或缺,兔子窝坐落于院子的东北角,紧挨着是鸽子笼,西侧有个猪圈,父母养过两年黑猪,倒不是为了卖,而是为了品尝天然草料养殖的猪肉,这年头能尝到原汁原味的食材也是不易,需要亲力亲为,每年只养两三头,陆续分给了亲朋好友享用。柴鸡蛋除了自己吃以外,也多是送给亲朋里有老人孩子的家庭,我家宝贝小时候没少吃姥姥姥爷家的鸡蛋,父母做这些,都是顺水人情,从不计较得失。
鸡鸣狗吠中,美好的一天就此拉开序幕。有人会担心,这么多农活,两位老人怎么可能做得完呢。我们也是这么担心的,曾多次劝说父母,不要过于操劳,身体才是最重要的。父母自有他们的打算和节奏,规模种植有很多利好政策,父亲在这方面很关注,后来县里搞农场注册制,可以享受更多辅助与补贴,父亲也是冲在前头,率先为农场申请营业执照,成了首批种粮大户。然后一步一步实现机械化操作,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无人机喷药、刷卡灌溉等现代化种植技术被引入农场。平日里,两个人只需要观察何时喷药,何时施肥,何时浇灌,剩下的就主要交给机器了,人工辅助加药、加肥。虽然是半自动化,也是减轻了不少工作量。对父母来说,再找两个帮手就可以完成了。
农场里除了农忙时节,最热闹的当然属假期孩子们都回去团聚的时候了。有一年的端午节,西瓜熟了,我和先生带着一岁的大宝回到农场。孩子新奇地望着眼前的场景,一时不知道该往哪边瞧了,母亲引领我们来到瓜田,一个个圆溜溜的西瓜躺在沙土地上,孩子兴奋得啊啊叫,从怀里挣脱着要下去一探究竟。把她放在瓜田里,只见她摸摸这个,指指那个,高兴得说着“瓜—瓜—”。摘一个西瓜放到刚抽上来的冰凉井水里,等上一刻钟,切开来,凉丝丝,甜滋滋,夏日里解暑的佳品就属它了。
那时候,小麦刚刚收割完毕,田野一片金黄色的麦茬儿,正是播种玉米和花生的时节。地头上还遗落着些许收割机碾压过的麦穗,对孩子来说,这些都很新奇。只吃过馒头,并不知晓小麦为何物,已经不是个例了。想起我们小时候拾麦穗的经历,收割后的田野到处能看到拾麦穗的身影,多半是孩子最适宜的农活了。只有尝过劳动的滋味,才能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教科书里的文字背会了,倒不一定能够深有体会呀!
最难忘的是秋收的季节,十一长假,我们每年都会不约而同的往农场赶。秋天的农场是一年中最富足的时候。瓜果梨枣,应有尽有,那一年还栽种了几亩山药。山药根深藏地下,藤蔓上挂满了山药豆,有一些掉落在田地上。小时候缺少零食,蒸熟的山药豆裹上白糖,便是难得的美味。这一粒一粒的山药豆,洗干净放在粥里煮也很不错。我们用小筐收集了很多山药豆,阴凉通风的地方能放很久不会坏。成片的山药架适合和孩子玩捉迷藏,这可真是藏身的好去处,浓密的山药藤蔓里洒下了我们欢快的笑声。
孩子来到诺大的农场,怎么少得了捡鸡蛋这件趣事呢?农场里的鸡鸭鹅没有圈养,它们自由自在到处觅食,附近的草堆里经常能捡到柴鸡蛋、鸭蛋、鹅蛋,最多的是鸡蛋。拿着一个竹筐,我们就行动起来了。绕着院子周围几个母鸡常去地方,四下里张望,总能在乱草堆里看到几个白点,是鸡蛋无疑。看到鸡蛋,最开心的就是孩子啦,这个光荣的捡鸡蛋任务就交给她们了。有时候母亲知道我们来,提前几天的鸡蛋就不去捡了,专门留着让我们去探索。捡鸡蛋其乐无穷,更是孩子的心头爱!这种柴鸡蛋吃起来也是格外美味,蛋黄深黄,有点沙沙的质感,临走前母亲会用塑料水桶给我们带上一桶,可以吃上一段时间,是我们最熟悉的乡味。
地瓜是必不可少的农作物,就算不大规模种植,也会找片地头栽上几垄,冬日里蒸上一锅地瓜,或者煮地瓜稀饭,这种是最常见的吃食。挖地瓜,对孩子来说又是不一样的体验,把土刨开,里面会有什么样的地瓜在等着你?长的?圆的?大的?小的?没准还有葫芦形状的?在泥土里玩耍,我们称之为接地气,在大自然里探索,其乐无穷。每想到此,内心便会充满感激。感谢田地的馈赠,感谢父母为我们打造的这方天地。
有一年十一假期,农场里来了很多人,除了我们,还有表哥表姐拖家带口,在农场里大团聚。表嫂是南方人,从未见过棉花,她在棉田里做起了拾花人,拾起来便收不住手,手里拿不下了,就用衣服包裹着,见此情景我从家里拿来了大袋子,让她一次拾个够。花生收割已是机械化操作,但泥土里免不了还有一些掉落的花生,拾花生这项农活由来已久,我们一帮人在农田里拾花生,有说有笑,好不热闹。父亲的东风牌拖拉机停在田地里,干活累了的几个孩子爬上拖拉机,父亲让他们抓紧喽,一群孩子环绕着父亲,发动机轰隆隆的拉响了,几个孩子开心得呼喊着,朝我们挥手,那阵势像是坐着东方红,奔向新时代。
父母的农场,带给我们的欢笑数也数不清,我能从曼妙的春,写到热烈的夏,再到丰饶的秋,以及静谧的冬。日子一天天流逝,父母也一天天老去。如果仅有这些,内心不免会生出悲凉。父母的农场让我深有体会,我们抓不住逝去的日子,但我们能过好当下的每一天。鸡鸣犬吠中,一个美好的清晨又开始了,走在田野里,即便是万物萧条的深秋,也能发现处处蕴含的新生力量,冬小麦已经悄悄地探出头,内心满怀着的自然是希望,是未来。
农场新希望
日新月异,昼夜交替,万事万物都有其发展规律,农场也不例外,要寻求长远发展,农场需要注入新的血液,提到这个,还要回到农场初始状态,三百多亩田地,源自一个村子的百余名村民,集合在一起搞承包,可以想象当初的磨合难度有多大,父亲一心要促成此事,多次找村民洽谈,关于承包金、周围树木退林还耕、测量等等问题,每一个都很棘手,从年中谈到年尾,总算是有了眉目。只是当时父母手中的资金尚缺十五万元。
看着父亲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满腔热忱,我和先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拿出刚成家后仅有的一些积蓄,帮他实现这个愿望。父母说算是我们入股,以后给我们分红之类。其实是玩笑话,这钱拿给父母用,有了就还,没有就当是给他们了。
合同签下来了,土地平整起来了,房子搭建起来了,铁篱笆墙围起来了,机器逐渐多了起来,家禽家畜养了起来,庄稼一茬接着一茬,农场生机一片。农户们以为,这不过是虚假繁荣。父母也和周围承包土地的人一样,过一两年便会灰溜溜地搬走,没想到,他们的土地承包金一年又一年,从未拖欠,父母在这片田地里一待便已十年。现如今,他们谈起父母,也会竖起大拇指,由衷地佩服。
从分散到集中,这条路并不好走,一路走来,父母靠得是不辞辛劳,脚踏实地。能有今天的样子,实属不易。
农场会一直经营下去吗?十五年的合同,到期还会续租吗?几年前,农场的周围被重新栽上了杨树,十年树木,树长大成材也得再等上几年。可岁月不饶人,在奔七的路上,父母的思维确实不如以前那样灵光,记忆力也有所衰退。农场的未来该如何发展?何以为继?
我们也商议过,让弟弟跟着在农场学习,把春耕秋播的技术学会。农场一年的收入比他在市里工作要高不少,还可以发展一下副业。起初,父母是不太同意的,在父母的意识里,弟弟在外面闯荡总比今后和土地打交道要好得多。其实,农村农业现在多么需要年轻人,老一辈人思想比较保守,对农田的发展理念有待更新。年轻人接受信息的能力强,只要沉下心来,在农村田地里同样可以有一番作为。
弟弟创业的项目不温不火,去公司上班薪水难以为继,在权衡利弊之后,表示出要到农场去,从驾驶拖拉机开始学起,可喜的是,弟弟的未婚妻对他这个选择非常赞同,可以称得上志同道合吧,我们也未曾想到,她一个瘦弱的女子竟然会驾驶拖拉机,还会耕地。周末的一天,弟弟和未来的弟妹一道在田地里耕地,父亲看得欢喜,跟在拖拉机后面录了几段视频发到群里,母亲站在地头看着这一幕,笑得合不拢嘴。
农场有了接班人,农场有了新希望,农场里还会发生哪些动人的故事?我们正在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