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语花散文

语文,源自心灵的爱

2018-06-10  本文已影响53人  邰枫的台
语文,源自心灵的爱

 很小的时候喜欢看书,喜欢写字。对语文天生有一种深深的爱,这爱源自心灵深处,说不出什么原因。

      大自然是那么丰饶而广阔,村庄,小河,辽阔的田野。那时候村子里没有幼儿园,很小的时候,就胳膊上挎着柳条编的小篮子,和小伙伴们去拔草喂猪。 三五成群,有说有笑地走在田野的小径上。天那么蓝,水那么清,风那么柔,花那么红,草那么绿,大自然就是一幅画,我们都是这画上点缀的小人儿。

        拔草只是一个出去玩的由头,玩才是主要的。那时候,比现在的孩子有的玩,也特别会玩。我们会折了柳条,做成柳笛,嘹亮地在田野里吹着。摘了凤仙花的花瓣,挤出汁液,涂指甲。掐了地瓜秧子的梗,做成耳坠,挂在耳朵上臭美。

        我们斗草,赌输赢,赢了的总要讲个故事或者说一个谜语。捉蜻蜓,耐心地等着蜻蜓落下了,耐心地等着蜻蜓睡觉,那时候我们都认为蜻蜓会做梦的,等着它进入甜甜的梦乡,就可以蹑手蹑脚地过去捉了来。

        我们也闹别扭,谁不和谁玩了,谁不和谁一伙了,可是过不了一晌,就重归于好了。

        谁家里有读书的哥姐,总是让人羡慕的事情。可以在那里淘换很多的故事,还有小人书连环画可以借来看,看着看着,就慢慢地学认字,慢慢地连猜带看似懂非懂地看书,在那一群伙伴里我是识字最多看书最快的,不能过目不忘却能一目十行。一本小画册要排好几天才能排到,拿到手之后恨不得立即看完,真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

        那时候很想背上书包上学读书,每次走过小学门口,听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记得一次,听里面拖着长腔齐背《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那么简洁,那么齐整。虽然不能全明白,一下子也仿佛听到了小鸟的啁啾,春雨沙沙,满地落红。挎着篮子,就怔怔地站住了,走神了。没缘由地就喜欢上了,当真是喜欢的不得了。

          就这么玩着闹着,就到了上学的年龄。第一天背着小书包去上学的时候,自豪感溢于言表,天气是好的,心情也是好的,真真是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每次我都去的很早,家离学校有一段距离,我都是跑着去跑着回。喜欢早早地坐在教室里,打开课本来读。

        小学的学习对我来说,是比较轻松的,很多字都是认识的,很多的课文一遍就可以背下来,轻而易举地就能考个满分。虽然读书了,放学之后,还是要看弟弟妹妹,要去地里干活,除了在学校里上课的时间其他的时间都是和往常一样去地里玩。

        学校后面有一棵大榆树,挂满了榆钱子,就去折了来吃。有时,也去树上折槐花,也不洗,就那么直接放到嘴里吃。干干净净的,没有农药,也没有灰尘,那时候什么都是干干净净的,不用担心食品安全的问题。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习写日记,老师布置了也不检查,很多同学是不写的。我却很喜欢写,每天的所见所闻都记在小本子上。学期末,语文老师看了我的日记本,送了我两本书,一本是《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一本是《小花朵朵》,然后鼓励我好好的写。那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课外书可看,这两本书不知翻了多少遍,几乎每篇都能背下来。

        后来在家里找到了半本的《三国演义》,很多的字都是不认识的,就半猜半读的读。我现在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和那时候有很大的关系的。后来陆陆续续地读了《杨家将》、《七侠五义》、《说岳全传》《隋唐演义》的,父亲爱看,我也就偷着看。

        有个同学家里有本《唐诗一百首》,也借了来看,竟然背过了几十首,特别喜欢李白的《将进酒》,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如虹,荡气回肠。

        在市里读书的时候,虽然物质上贫乏,然而精神上及其富有。读了好多书,同学带来好多的书,我借了来读。并且图书馆里阅览室里有很多的书可以读。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我都用来读书,做题的时间相对就少了,所以我的理科成绩一直不好。终于因为偏科的缘故高考成绩也不太理想。好在读的是中文系,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大部分时间我是在阅览室和图书馆里度过的。不知道是为什么,就是那么喜欢读。

        早在中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九十年代末的文学创作还是一片繁盛的景象,因此经常收到一摞摞的读者来信。小小的虚荣心得到很大的满足。 大学是很忙碌的,除了上课,读书写作,还忙着文学社的事情,勤工俭学做家教打零工。

        到现在还记得为了给文学社的大一新生做一场诗歌创作的报告,我把讲稿就着深夜楼道的灯光修改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很紧张地站在讲台上给他们讲课。

    大学毕业,有些浮躁,做了几天的编辑,又做了一段时间的文秘,到后来转到中学做语文老师,始终都没有放下文字放下写作。 因为喜欢语文,所以在语文教学的时候并不仅仅限于课本,更多的是引领学生走近文学的殿堂,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我想对于文字的喜爱,源自小时候对乡村和大自然的爱,源自那些书籍的浸润吧,却又似乎与生俱来源自心灵。

邰枫,体制内教书,体制外写作。喜欢阅读,喜欢写字。读书,教书,写书,纸醉书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