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思维对你有什么影响?—读《拆掉思维的墙》
01 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你变了。”
这一句对白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无论是偶像剧还是现实生活总会听到。
有时候的确是这个人变了,但更多的时候是我们的想法变了。
因为我们的想法变了,对对方的评价,对事情的看法就会不一样。
《周易· 系辞上》说:“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你看到的,便是你想看到的。
我们总会根据自己的想法,习惯性给事实一个定性。
记得一回,有一个人做了一个实验,他和身穿棕色衣服的女士说:“我觉得棕色衣服有点不好搭配,容易不好看。”,结果这位女士大发雷霆,一直在骂“我穿啥衣服和你有何干系,你这么多意见。”其实这个人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结果这位女士加上了自己的想法,对一个客观事实进行重新定性,结果造成了不必要的误会。幸亏这只是一个实验,最后女士被指出问题时也有点脸红脖子粗,认真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还和当事人道歉。
但认真想想,这些事情发生得真不少,也许它就是个普通的情况,但因为加入了自己的臆想、猜测、定义,不知不觉的地制造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事实】。
重要的是,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点。
以前的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仔细想想也是有道理的:怎样的思维模式,决定了怎样的性格,也就决定了做事方式,自然地也就默默决定了最终的结果。
02 心智模式又是什么?
上面我们说的,从思维方式最终影响到结果的,本质是一套【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的英文是Mental Model,它就像是一套大脑的内部程序。我们的大脑像一个电脑,而心智模式就是运行的系统软件。就好像我们买的电脑,一般情况下性能是差不多的,那为何有的那么流畅,有的那么卡,核心就在于里面运行的软件,以及是否定期迭代更新,如同人与人在硬件方面是不会有太大区别,但为何结果相差那么大,核心就是这套运行的软件不同。
【心智】拆分为是心灵+智慧两部分,心灵更多是感性和主观的,他比较容易受过去的影响,现在不时会提到“原生家庭”,提到“孩提时期”,就是因为人长大之后的一些想法和行为,其实是小时候的经历造成的结果。好像有人小时候被狗吓过,长大也会特别怕狗。而更加极端的案例,是在孩提时代受到心灵的创伤,于是在长大时候内心和价值观扭曲,甚至做出伤害别人和社会的事情。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受到过去的影响,这时你可以尝试:跳出来,以旁人的身份看。尝试去选一个和自己无关的案例,向他人讲述你的感受,以及别人做这些事情的出发点和考虑点,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回忆下,你为何会有这样的认知,追根溯源是不是以前的某些经历造就了你的想法。
过去的经历并无问题,我们做这样的分析梳理,是希望你明白:或许我们就有被过去影响着,尤其是你发现自己有些和别人截然不同的想法和体会时,多考虑下是不是过去所造成的。要是过去已经对你造成了牵绊,找出系铃人,解开,你就好多了。
智慧则是比较客观和理性的,我们知道其实思考方式也是有习惯,有套路,就好像有的人就喜欢向左转,向右转是要提醒才能做;对一件事情有固定的看法和解决办法,这是一种省时省力的保护机制。只是这种模式不是时刻都受用,适用于A场景不定适用于B场景,或是被别人看透你的套路,就可能有可趁之机被抓住。所以,不断去更新自己的智慧模式,无论是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拒绝套路,可以是从原来的模式中有一些的调整变化,可以是做一些完全不一样的尝试。
如果你说自己不是一个善于改变或者有创新想法的人,那有啥办法呢?
方法1:与和你不一样的人尝试交往。
例如他是和你不一样工作的。
例如他是和你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的。
例如他是和你不是一个年龄段的。
去和这样的人交往沟通,尤其了解他们在同一件事情上是怎么想的,怎么考虑的,会怎样解决,可能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对于对方而言特别常规的想法在你看来就是大开脑洞。
方法2:生活上的一些不一样的尝试。
选择一条不一样的回家之路,又或者是提前2个站下车走回去,你会发现原来风景大不一样。
挑一款平日不会选择的食物试试看,喜欢吃清淡的偶尔来个重口味,刺激刺激可能有新灵感。
不用原来的歌单,换一发没听过,平日都是流行音乐钢琴曲,偶尔听个ROCK AND ROLL 也是很有意思的。
方法3:看评论
还有个很简单的方法,看文章、电影或者产品的评论。我们看完一个东西后会有一个初步的想法,这个想法往往是固定的,而评论里面则有形形色色的各种想法,有认同的,有不赞同的,有延展思考的,有各种猜测的,这种种也能触动你思维和脑洞的发散,看完了一堆评论,你也会有不一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