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读书

【书荐】当图书进入战争

2019-03-08  本文已影响10人  Marcia_W

书名(中文):《当图书进入战争——美国利用图书赢得二站的故事》

书名(英文):When Books Went To War

作者:Molly Guptill Manning(USA)


对于那些住在医院中的病号,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像一本书那样打破他们病床上的孤单日子。

今天偶然在图书馆翻到此书,基于对其书名的好奇——怎么把“图书”和“战争”二者相联系?谈起“图书”,大都是和学习相关,最起码需要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吧;而“战争”,显然与“图书”所需的环境格格不入。在一场战争中,我们个人集体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都面临着考验,在这种危机关头谁还有心思带着几本书上战场呢?

毫无疑问,这本书给我了又一个全新的认识。据书中介绍,在二战中,美国上上下下发起了一个活动:美国的图书管理员号召美国公民捐赠百万册图书给美军(超过了当时全美五大图书馆的收藏量),以此行动来回应德国纳粹的焚书之举。据统计,二战中超过1亿册图书在战争中被损毁,而美军收到的图书数量超过了希特勒所焚毁的数量。该活动简称为“胜利图书运动”(VICTORY BOOK COMPAIGN)。活动的第一位主管艾伦斯·沃伦曾说:“图书管理员们知道,一些印刷过的纸张是游客们摆脱无聊或孤独,踏上振奋人心的冒险之旅的车票。”

一般来讲,战场上的士兵的精神世界是很空虚的,时刻做好随时上战场乃至丢掉性命的准备,和家人朋友也几乎失去音信,更不用说有什么消遣娱乐方式。为了在战争中取胜,美国决定先让本国士兵取得精神上的胜利,于是给美军捐赠大量的图书,每位士兵走上战场时都会随身携带几本书,比如《布鲁克林有棵树》等等。为了便于士兵携带,美国出版社还修改了图书的印刷方式。一位士兵曾说:“今晚我没法入睡,除非我向作家袒露心声,因为她使我的灵魂重获自由。”

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我们来自看重生命和个人价值的民族和文化,现在却发现自己的生命似乎没有价值,这个反差让人感到无比孤独。”

没有书信传来,没有运动设施和电影等给人们提供消遣,这时图书成为人们唯一可以享受的娱乐。(难以想象今天社会如果没有网络会怎样?大家会像当时那样读书吗?)图书变得非常珍贵。

根据随军牧师的观点,图书给战士们“某些有价值的东西,让他们心灵充实,使他们的心能够集中在某些更有益的事物上,从而避免太过专注于思考战争的毁灭性方面。”除了能够分散战士的注意力,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研究表明,图书有治疗的功效,当人们经历困难或遭遇灾难的时候,图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渡过难关。军队精神病医生也赞同图书能够帮助展示分散注意力、缓解心理焦虑和战争带来的紧张感。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士气,而且可以调节心情,避免出现精神障碍等。根据一篇文章的观点,“当我们阅读小说或剧本的时候,我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目的、防备以及价值去理解”,并且读者会“吸收符合自己需要的含义,排除那些威胁自耦我人格的含义”。从图书中,士兵获得了勇敢、希望、决心、自我人格感以及其它特征,从而弥补了战争带来的心理空虚。

罗斯福也把自己描述成终生“读书、买书、借书以及藏书的人”,他真诚地相信,在思想战争领域内,图书是民主和武器的象征。曾宣称在为自由而战中,图书起到了最核心的作用:我们大家都知道,书可以被焚毁——然而,我们更知道图书不可能被火给毁灭。人会死,但图书会永存。没有任何人和任何力量能够毁灭记忆。没有任何人和任何力量能够把思想永远禁闭在集中营里。没有任何人和任何力量能够拿走那些表达人们永远与任何形式的暴政作斗争的书。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知道,图书便是武器。这也再次印证了“知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唯一无法欺骗你的东西”。比起任何恶势力,知识的力量永远都是有过之无不及,因为它一旦产生便是永存的,不可能被战争摧毁。

 想起之前很喜欢的一句话:“知识它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在跟我们沉稳地说:你赢,我陪你君临天下;你输,我陪你东山再起;你进,我陪你出生入死;你退,我陪你韬光养晦。”或许未来有一天,在知识的引导和进攻下,我们这个世界也不再有战争,因为,爱的力量外加知识的力量,足以战胜邪恶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