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踏 青 记
打开手机问度娘,什么叫踏青。度娘很热情,从历史起源、足迹区域、现实意义及健康因素,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说明并加以剖析。我哪有这样的好记性,唯一能入耳入脑的,就是踏青权当到小镇以外的田野散步,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的接触,深切地感受一番春天的气息。
晚饭后,我怀揣携身带的手机,匆忙地离开了家门,目标是走向野外。因为是散步,便离不开任意遛达随心所欲,当然也没有什么事先的预想,走到哪里算到哪里,能有几份开心就收获几份,一切随缘快乐就好。
刚刚走出小镇,眼前空旷辽阔,绯红的晚霞染红了西天。即将坠入大地的太阳犹抱琵琶,羞嗒嗒地昂着头仰望那深邃的天空,带着几分依恋几分不舍徐徐地离去。近旁的几棵小树,似乎还没有告别冬天的寒意,光秃秃的枝丫铆足劲向天空攀升。看它那笔直挺立,直椤椤的站立姿势,想必躯干内蕴藏旺盛的生命力量,让人忆起西北哨所的小白杨,根儿深干儿壮,不惧风吹和雨打。
踏足硬化的水泥路,信马由缰地趋步前移,目不转睛地釆集路两边的春色。一路上,虽平庸单调不尽人意,但也不乏勃勃的生机。稀疏的油菜花始终是主打色调,个个伸长了脖子绽放着鹅黄的笑脸迎送我们。偶然发现,花丛中及周边湿润的土地上,悄悄绽放出浅红色、绛紫色、粉白色、橘绿色的小花。这些不知名的花儿沉默低调,不显山露水,既相互守望又彼此依偎,给土地增添了向上的活力,也使油菜花永不孤单。
驻足在水泥预制板搭成的小桥上,回眸极目远眺,一条宽约五米的沟渠伸向尽头。前些天因春雨的眷顾,渠内水位猛涨,达到或超过了历年来同时期的淹没线。按理说水位的抬高,水质应朝向好的方面发展,然仔细审慎察看,仍然令人缄默无言。以至于这种富营养化的水体,使渠内的蒿草毫无顾忌地疯长,占据了水面的“半壁江山”。作为局外人的我,也试想着尽早有那么的一天,这里蝶变成水清、岸绿、鱼儿自由嬉戏的好地方。
这是一行返青的垂柳,扎根于汤沟河的内坡,在我的印象里,已历经了几个春夏秋冬。甭看这屈指可数的垂柳,可是汤沟河堤上最好的风景。每年的清明前后,这里都是我的打卡地。且为了美其名曰,曾经用仙女飘逸的裙裾、小家碧玉的婀娜身姿、高山流水的飞瀑、以及深闺里摇曳的垂帘予以颂赞。此时,它颀长婆娑的柳枝,在夕阳的余辉里,仍然闪烁着迷人的光彩。但愿它在往后的日子里,与过往的行人常伴常新,相看两不厌。
晚霞已渐渐地隐去了,我加快了脚步来到了眼前空旷宜人的田野。站在未被行人踏破的田垄上,脚下依然残存着枯枝败叶,感到冬天似乎还没有走远,但空气中早已酝酿着泥土气息。寻着远处随风飘来芳菲的草香,我欣然继继信步向前挪移,惊奇的发现小草早已钻出了地面,虽不算葱笼葳蕤,但至少染绿了我的心情。忽然,身后的树丛中传来了几声清脆的鸟鸣,夜幕真的降临了,四周显得十分的静谧安澜。静得能听到田野里孕育全新生命的种子,蓄势待发破土而出的声音。
走在回家的路上,思绪仍然被牵引,情感仍然在蒸发。真正理解了“不负春光不负卿”的深刻内涵,也懂得了闲煮岁月慢饮时光的非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