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画坊】10天房树人特训营1/10《星空》
星月夜 (荷兰画家梵高创作油画)
《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是荷兰[后印象派]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幅油画,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星月夜我们习惯叫它星空。
想要了解这幅画,我们先来看看这幅画的创作背景。
1889年5月8日,梵·高精神第二次崩溃之后,来到离阿尔25公里的圣雷米自愿接受精神病治疗。那时,医生允许他白天外出写生,他住院一个月后,画了这幅画,画中的村庄就是圣雷米。
整幅画构图很满,整体色彩以冷色为主,但又掺杂了对比度及饱和度极高的黄色。大幅的色彩纯度比较高。在这幅画中,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 整个画面被一股汹涌、动荡的蓝绿色激流所吞噬,旋转、躁动、卷曲的星云使夜空变得异常活跃,脱离现实的景象反映出梵·高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疯狂的幻觉世界。
如果我们把他的笔触当成是线条,不难看出这幅画用了很多的曲线,用曲线组成了好多的旋涡。梵高聚集了很多的能量,却将这些能量陷入了旋涡。这显示了他当时的精神状态,比较紧张,很躁动。右侧的月亮明亮的黄色也是梵高最擅长用的色彩,如同他在向日葵中的使用的明黄,这种高饱和度的色彩,也是一种紧张的表现。月儿弯弯,但被圆形的旋涡包裹。星月都有焦虑、不安的隐喻。夜晚是黑暗的,有隐藏的功能。再看左侧高耸如云的树,冲破了旋涡,只入天际。正如梵·高自己曾描写的那样:“那些柏树总是占据着我的思绪——从来没有人把它们画得像我看到它们的样子,这使我惊讶。柏树的线条和比例正如埃及金字塔及尖碑那么美丽——在晴朗的风景中的黑色飞溅。”树他用黑色来展示,与星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底下的村庄,托起整个星空,整个宇宙。
在绘画技法上,梵·高不是用简单的线和面来表达物体。而是用点来表现物体的光影,达到了传统画作无法达到的效果。梵高注重采用夸张和对比的方法,给光影添加动感。小镇用端平的水平线来描绘,与上部画面的曲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星空占了很多的空间,整幅画的主题就是星空,但梵高用教堂的细长尖顶与地平线的交叉,柏树的顶端恰好拦腰穿过旋转横飞的星云,打破了星空压顶的感觉。当然尖顶也是攻击性的表现。柏树与教堂的尖刺很明显。流动的曲线也彰显了梵高的情绪波动很大。
从整幅画上给我的感受来说,这幅画很震撼,充满了艺术性。曾经我也临摹过这幅画,但总是达不到这种震撼感。梵高虽然在精神上饱受折磨,但在绘画上创作了一幅又一幅传奇佳作。一生穷困潦倒与死后画作的出名同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赞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