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史景遷之《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說開去
那天又於淘寶網上買書,輸入張岱二字後,點了搜索,出現了張岱的好些作品,我於去年放假在家時,讀了張岱的《陶庵夢憶》、《夜航船》,前幾天又想得張岱之歷史精神來,於是又買了他的《石匱論贊》、《瑯環文集》、《張岱集》,快要結算時,又看得今天所說的這本《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作者史景遷,想必很多人聽說過他吧,記得前些年讀過他的另一寫中國歷史的作品,《大汗之國》。但,買了他的書,並非因為喜歡他,只因他的作品之副標題寫有張岱二字,我纔買的。不過,看後叫人失望。雖史景遷之大名只與太史公差得一字,可他的作品要比得太史公“成一家之言”之《史記》,那相差得可不是一丁半點。
我們有說“文史不分家”的話,自從歷史這名詞進得中國後,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便硬生生得把文和史分了家,。又有說“柔日讀史,剛日讀經”,因讀史便是曉文,讀經亦是通史,不至於像史景遷的生搬硬套地把張岱的文字加以引用而編成所謂的歷史故事,叫人匪夷所思的是這種所謂的歷史角度到底是為一怎樣的角度,真令人難解。
至於史景遷這人,在耶魯大學任教,從他的序言中曉得史先生“讀了點中國史,很快就對滿人在17世紀入主中原感到著迷”,他所著迷的亦只是我們歷史上又一異族統治的時代,並非是我們整個歷史文化,所以,史先生所謂的歷史觀有片面之言亦是在所難免。加之,史先生對於中國文化亦只是以訛傳訛,沒有真正理解中國文化,在他的前言裏有說“長期以來,中國人的家庭生活注重錯綜的尊卑關係。”我們文化裏有說“天尊地卑”,“男尊女卑”,故有西洋文化污衊我們文化說我們是男權社會,歧視女性,豈不知天地,男女各有其功用,哪有偏廢一說,還要分出個三六九等來,所以只有西洋文化裏說“男女平等”的話,而我們說“男女有別”,單一男女有別要比西洋的男女平等生動而又形象,男女平等是為一平面,而夫婦有別則各有各的空間。因平面亦是一空間。故有說“男尊則女美”,因我們文化裏的“尊”與“卑”不是次序,而是各有各的功用。
但敬於史(景遷)對於我們歷史文化之興趣,好似(明)太祖於中山上定寢穴時指著孫權的墓說“孫權亦是好漢子,留它守門”,所以,史景遷之人我亦敬他是條“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