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家眼中的苦和快乐
科学作家罗伯特赖特说过:我们其实都是生活在电影《黑客帝国》里说的那个Matrix中。他的意思是说,我们平时所思所想的东西,很可能都是错觉。
“苦”是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佛陀说我们的“苦”其实是“不满足”。我之前也听说过一个说法,说之所以你觉得苦,是因为你过于“执着”,如果你不那么执着,也就不会那么苦。
苦就是不满足,基于进化心理学的解释就是,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传播基因。为了传播基因,我们就要做各种事情:吃饭、找到性伴侣生孩子、打败竞争对手、获得声望。
那么基因为了让人们传播它,它得有办法让我们乐意做以上的事才行。
于是自然选择给我们做了三个设定:
第一,完成上面那些事,你就能获得快乐。这很容易理解,我们做这些事纯粹是为了快乐,看上去并不是为了刻意传播基因。
第二, 快乐是短暂的。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我们做一次就能收获长久的快乐,那么就没有动力去做第二次了。自然选择希望你把基因传播得越远越好,你得不断努力才行!
第三, 大脑误以为快乐是长久的,全心全意关注第一点不断去追求快乐。因为一旦大脑清楚的意识到快乐是短暂的,它可能放弃追求快乐,开始怀疑人生,不能这样,这对传播基因不利。
从这三条的设定来看,自然选择根本不关心我们是否快乐,它只是把快乐当做诱饵,来使得我们完成基因传播的目标。必须这么设定,我们才能持续不断为了传播基因而奋斗。我们注定只能在失望中追求偶尔的满足,永远在追求,偶尔得到了,也只是短暂的快乐。
快乐其实是个错觉?
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在猴子的笼子里挂一盏灯,只要灯一亮,实验者就给猴子提供果汁。猴子很喜欢喝果汁,科学家就密切观察猴子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情况。分泌多巴胺,就说明大脑正在经历快乐。
一开始,是果汁进入猴子嘴里之后,猴子大脑才开始分泌多巴胺。这时是果汁使猴子快乐。但是实验重复很多次以后,猴子知道了规律,灯一亮就有果汁喝。这时候科学家发现,灯亮了以后,还没给果汁的期间猴子大脑就已经分泌多巴胺了!对果汁的预期,已经让猴子快乐了!再后来,灯亮导致猴子分泌的多巴胺越来越多,果汁带来的多巴胺越来越少。猴子的全部快乐都在对果汁的预期之中,真正喝到了果汁,反而不那么快乐了。
人不也是这样吗?我们也有过这种经历,感觉周五的快乐比周末的快乐要多,出门旅行前的几天时间的快乐比旅途的快乐要多。我们的快乐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件事会有多么快乐。真正做了以后,又感觉很空虚。猴子和我们体会到了真的快乐了吗?
这就是苦。你永远都不会真正满足。所谓快乐,其实是个错觉。只有让你得不到长久的快乐,你才永远有动力去寻找快乐,你才能一直为了生存和传播基因而努力奋斗。
但人毕竟是有思想的生物,也许有人对传播基因没兴趣,就像看看大自然风景,享受岁月静好,就想多体验一点快乐,该怎么办呢?
心里学家研究人,是把大脑当成一个黑匣子,从外部来推测和总结一些宏观规律。脑神经科学家研究人是把这个黑匣子打开,看看里面的结构。脑神经科学家总结大脑做的三件事:接收信息、分析信息、采取行动。让人惊讶的是,决定快乐的部分是在信息接收这一步。啥意思?很多能产生快乐东西根本没有被传递到大脑分析层,在接收层就被屏蔽掉了。大脑分析层最终能够接收到的信息并不是外界刺激的强度决定,而是由外界刺激强度的“改变”决定。
比如你从阳光下刚进入黑屋子,什么也看不见,过一会就都能看见了。再比如游泳,刚下水的时候感觉水很凉,过一会就不感觉凉了。科学家把这个过程叫“适应”。
快乐是短暂的,不满足才是长期的。这是一个无间道,你总是在失望中追求偶尔的满足。要不佛陀说这是“苦”呢。
连动物也是这样,研究人员让老鼠完成一些任务,就给他们食物作为奖励。一开始老鼠有吃的就干活,后来发现一般食物已经不能让老鼠努力工作了,得给好的食物才行。后来研究者把老鼠饿了一段时间,它还会不会挑食呢?不会。只要老鼠足够饿,它就愿意为任何食物而努力工作。从有食物到更好的食物,这是一种变化。从不给食物到给食物,也是一种变化。所以感受快乐的方法有两种:
1、 追求多样性。不同的刺激会让我们感到快乐
2、 追求间隔性。间隔一段时间,哪怕是以前经历过的刺激,我们还是会感到快乐。
但是《装上幸福》的作者吉尔伯特教授说:这
两招不要同时使用。不能间隔,才要考虑多样
性。有间隔就不要搞多样性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昨天在这家餐馆吃饭,今天又来了,那哪怕这家餐馆只有一道你喜欢吃的菜,你今天也应该换一道菜。但如果你一个月才去一次这家餐馆,那你应该每次都点那道你最喜欢吃的菜。
罗素有句名言叫“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是的,我们大部分时间是不快乐的,也正是因为快乐中间的这些不快乐,你才会感到快乐。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