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
焦虑、孤单、孤独,一直困扰着我。他们若隐若现,是不是就从身边冒出来,每月总会有几次。我以为是大城市各方面压力大的原因,于是逃到小城市生活。那些糟糕的感觉,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多。
大城市的生活像永远猜不到结尾的精彩小说,你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不知道会有什么机会或者坎坷等着你。小城市的生活则像一眼能看到结尾的说明书,你能掌控,时间久了却也索然无味。大城市让你看到一些本可以拼爹的人比你还努力,你想混吃等死都不行。大城市总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大城市不孤单,也不会那么孤独。
站在人群中我就不会觉得孤单。四周全是和我物理距离相近的人。他们外表看起来和我差别不大。身边总能找到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即使半夜也能买到吃的喝的。人们可以方便的在外面吃喝玩乐,整个家庭生活就社会化了,同时又创造了更多的就业。你在家吃饭创造不了GDP。如果你到外面吃,饭店就创造了GDP,你就创造了别人的就业和收入,这就是人口聚集带来的好处。
现在高级知识分子、大学毕业生都愿意往大城市聚集,就是因为大城市有创新的机会,这涉及到现代经济学一个重要的知识外溢效应原理,知识知识存量在互相碰撞中可以产生,新的知识增量知识存量越多,质量越多。知识存量越多,重量越多,从城市角度讲,然后越积极,越能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经济,创造新的知识,大城市人口聚集往往能产生新的文化和所谓的时尚创意等,很多年轻人选择在北京漂着就是喜欢这里。
如果你孤单解决了就要试着解决孤独,唯一的方法就是找到思维相近的人。大城市人很多,总归能找到那么几个志同道合的人。
大城市的白天到处充满了人,夜晚到处充满了淡黄色的光,整个空气都充满包容的味道。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鼓励特立独行,让每一种特立独行都能找到存在的价值,当群体对独立流行作最大的压抑时,人性便无法彰显,我们贡献自己的劳动力给这个社会,同时也把生命价值的多元,多元性牺牲了,大城市所拥有的吸引力之一吧,不说鼓励不鼓励起码是包容的。
你越努力越成长,小城市的面目就越可憎。
别说那些内地封闭的小城市了。一边是东南沿海的富庶地区。去上海、港澳,仅仅一两个小时距离,小城市仍然是小城市,依然需要忍受一下这些事情,同样的,杂志电影,比大城市要晚一段时间甚至没有,你想看话剧、看演唱会、音乐会还是要到大城市。身边的人永远关心着你怎么还没结婚生孩子,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永远不会很多。据说少于1000万人口的城市,都养不起,养不起一个以西洋音乐为主的音乐听。希望有多元化的生活,在小城市不行,只有到大城市,全世界都是如此,中国也不例外,人的基本选择逻辑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