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开在记忆中的小花儿
本文参与简村夜话•吾乡征文活动
愿你永葆童真 并且乐此不疲。
丰子恺
那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北方的夏天。蝈蝈在门前的老柳树上继续着它们的聒噪,放学地小孩儿们在那一天,鬼使神差一般并没有如往常一样跑出去疯玩儿。
也许是太热,也许是有点儿馋。总之,大五岁的哥哥提议,要给出去铲地的爸妈包顿饺子,这样他们辛苦了一天以后,到家就能吃顿现成的,而且还是一顿好吃的饺子;这么贴心又精彩的提议自然是赢来妹妹毫无悬念的拍巴掌赞同。一阵兴高采烈过后,兄妹俩就开始正式地作起妖儿来。
年轻多是行动派,说干就干。哥哥负责和面,妹妹负责倒水,毕竟这种合作是生平头一回,经验欠缺,默契欠练,那面被嚯嚯的呀,一会儿太干太硬,一会儿又太稀太黏手,真是一个不易了得。好不容易把面团安放在了里外发烧的面盆里,学着大人的样儿,妹妹还在面团上盖了块手巾,他们又兴高采烈的奔向菜园地去了。
找什么菜做馅儿好呢?黄瓜、柿子不行,茄子、豆角不会。有了!用墙上挂着的大角瓜(西葫芦)吧!!看那大个儿,一定能让咱们吃个够!兄妹俩再次合作:一个擎着劲儿,一个咬牙切齿的往下撕,一个沉甸甸的大绿胖子就那样被揪了下来。只见哥哥一个大动作——竟然把那胖子杠上了肩,还学着大人的样儿用手叉着腰,歪着脖子一扭一扭的走在了毛毛道儿的最前面,那能干的背影简直可以说是有模有样;而妹妹,扎着两根细细的麻花辫的妹妹,一颠一颠的像个哥哥的小尾巴一样紧随其后,把心情全都颠在了飘来荡去的麻花辫上。
回到屋里,兄妹俩又是洗呀又是切呀,忙成了一个团。他们学着大人的模样把馅儿用乱刀铛铛剁碎,那场面简直像天女散花,又好玩又有成就感!然后再煞有介事地往里边儿放调料:葱花啦、咸盐啦,豆油啦……可能还放了点油滋啦(油渣子),然后就开始笨手笨脚地包了起来。
开始还是有点儿感觉的。揪剂子、擀皮子,哥哥都能对付完成,包饺子妹妹也能勉强的包上……可是越到后边、包的难度就越大了!怎么那馅儿里出了那么多的汤汤水水,简直是从汤水里捞出来一样,搞得面皮也更软不踏踏,不像个样子!
真是莫名其妙!简直让人沮丧!!
急赤白脸的哥哥和弱小无助的妹妹终于等到了从地里赶回来的爸妈(这时候的回家简直就像是救援)。
妈妈手脚麻利,扔下锄头就往屋里疾走,一边走一边咂嘴拍大腿。
“哎呀,这两个小祖宗,这是包的哪门子饺子?从来没干过,拿啥包的哎?!!这饺子馅里怎么还加了水……”
爸爸是个慢性子,四平八稳的走进院子,在房前的梁上挂好了锄头,又斜靠在窗台上卷起了旱烟,一边卷着一边还不忘透过窗户探头进来看大家在扎堆儿干嘛,一看不要紧,噗嗤一下笑出了声儿来,“吃饺子好呀!这俩白吃饱儿比他爹妈会享受,知道改善伙食了,比养小猫小狗有用多了!”
当然,这份外来的喜悦显然没能讨好到妈妈,而是换来更没好气的嗔怪,“就这?你还夸呢??等着吃片汤吧,角瓜没沙水、面也得重和,一会儿全都得成一锅粥了,连同这盆里的饺子汤你都喝了啊,可千万别浪费!”
“哈哈哈”本来兄妹俩都有点儿自知闯祸后地害怕,是大气也不敢出的哇,被妈妈这一句话逗得可是再也忍不住了。自然,一起被逗笑的,还有妈妈。
……
后来那顿饺子被他们吃成什么样儿,其实早已经忘了。但这件童年趣事却被深深地埋藏在了记忆里。犹如是儿时无意种下的小花,现在再去看,那花儿早已在记忆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并且开出了芬芳馥郁的小花儿,那花朵虽然娇小柔软,但也是蓬勃地不可替代,它精致地妆点着我们遥远又美好的童年,是那般的纯洁、美丽;当然,一同被妆点着的,还有他们那往后几十年里遥远又复杂的人生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71544/bc302ae078c4ff08.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