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分舵第十二期训练营

蔡莹+杨守平班+第一周第3次作业

2018-01-11  本文已影响24人  神经分裂爱丽丝
蔡莹+杨守平班+第一周第3次作业

【R阅读原文片段】第一周第3次:选自《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例如,有人气愤地说:“我从没有见过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时,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这时,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都很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愤怒。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自自身。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我们有自由选择自己应对外界的权利,也要为自己的内心和行为负责。负责,并不是沉重、负担的意思;负责,是将最终解释权掌握自己手上。

甲:你昨晚没来,令我很失望。

乙: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

在上面的例句中,甲认为,她的感受是由他人的行为引起的。而乙认为,她感到失望,是因为她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我们可以通过“事实,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A1

回想了一下最近一次和人沟通在心里留下深刻印象,应该是半个月前某个周五的晚上。地点:家里。人物;我和老公。

事情的经过是:

下班回家后,吃完晚餐,忙完工作,已经快十点了。洗衣机里堆了很多脏衣服没洗,我心里想着明天周六又要早起加班,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开始动手洗衣服。

洗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整个过程老公一直在看电视玩手机。十一点半的时候他来洗漱准备睡觉,我正在阳台晾衣服,他突然说了一句:“你明天不是要早起吗?怎么还不睡。”

我听完一下子就火大了,吼着说:“我是在玩吗?你眼睛没看到我在做家务吗?”

老公被我突如其来的冒火给吓到了,愣了一下,说“我就是关心你一下啊。发什么火?”结局就是那晚我俩谁也不想理谁。

一次非常不愉快的交流。

A2

现在学习了这个段子以后,分析了一下这次交流。

背景是那一周我俩工作都很忙,我当时洗衣服的时候其实是希望他能跟我一块儿来分担这个家务,但是我没有明说,可能是女生普遍的感性毛病,希望不说你也懂,至少看得懂,有眼色。

然而作为一个典型的工科男的老公,他并不能懂我的期许。而且他那周也忙,终于第二天可以休息,有空放松所以才看电视玩手机来消遣。在他看来,当晚十点洗衣服并不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情,所以在他说“你明天不是要早起吗?怎么还不睡?”这仅仅是一个他陈述的事实。

如果用“事实,我(感到)......因为我......”这种句式的表达。

我应该回答:“对啊我明天还得早起,但是我刚把衣服洗完,还没晾好(事实),我感到有点困和累了,因为白天忙了一天工作,刚又洗了一个多小时衣服,你能帮我一下吗?”

我想这样的回答,既表达了我的期望(他来帮我),又陈述了我做了很多家务的事实。相信他听完反而会觉得有一些愧疚更能体谅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