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信生态视角看视频号
近日,关于视频号的学习,复盘如下。
目前,市场数据情况如下:市场用户自2013年至2020年疫情前,短视频用户7.22亿;2020-2021年,视听网络用户9.1亿,短视频用户已突破8亿。
思考:
一、市场这么大,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
位置——帮平台留住用户,就是我们对平台的价值。
首先,反向思考,如何看待市场?如何看待平台?
1、了解平台推出的各个功能更新动作,思考平台为什么做这个动作,我能帮平台做什么动作?我们能在这个动作上做什么样的延伸?(利他思维,了解平台的规则和逻辑)
2、我能拦截多少水?多少水为我们停留?
一般正向思维:都是思考我能利用这个动作怎么引流给自己?
二、什么是视频号?为什么要做视频号?
是工具更是窗口,一个动态的社交名片,透过这个窗口,流动性可变更的窗口。
视频号是一个窗口,看到别人也看到自己。
看见别人,等同于看见更多的机会,看见别人,也是重新审视自己够不够优秀。
看见别人和看见自己是同步的。
微信官方数据:
周日是视频号发布会最活跃时间
85后女性是发布视频最活跃的人群
吃喝玩乐,是视频号发布最多的内容
广州是发布视频号内容最活跃的城市
成都的视频号内容最有才艺
深圳爱时尚,爱搞钱
周五晚饭后是视频号用户最活跃的观看时间
大连是评论数量最多的地方
点赞最多的是兰州地区的用户
惠州用户最爱看视频号
重庆用户是视频号里的夜猫子
北京用户最爱看视频号直播
三、微信十年引发的心得分享:
1、视频号是未来十年视频化的表达方式。
2、微信的价值,身份ID的价值
3、社交名片,(职位、职业、从业时间、擅长领域)只有思维或专业上的认可,才能破圈,让更多人认识你。
4、抽取关注活跃的有效用户比是1:2:9(关注/朋友/推荐)
5、长视频,前面一分钟是封面。新手,建议1分钟以内,前18稍很重要。(内容的中心放在前18秒,延伸内容放后面。)
6、视频号目前可以关联名片。
7、直播,让普通人更能生产更能消费,通过视频号引流/破圈
8、个人表达的内容形态,直播不需要过多准备,回答问题即可
9、短视频有一定的创作门槛,直播相对容易,不需要很精美的内容
10、听一首歌,想到什么画面?配乐不是最重要,但什么音乐配什么场景,要给人画面感。
11、视频号是分布式的模式,都是从中心化(自我)开始的,简单就是美和真实。
四、各种视频平台的区别:
1、某手,基于用户粘性分散扶持,主播通过打赏/电商变现/构建个人信用(扶持腰部(粉丝量10万+以上))
2、某音,强运营/中心化分配,单条扶持,私域被压制/直播需投放导游/广告变现更多(大部分在顶端)
3、社交链主逻辑/辅助算法,天然私域背景,为私域增加获客/关系建立,目前爆发低/稳居二线
五、**频道近期对视频号的一些观察:
1、短视频已经进入下半场
2、视频号双螺旋推荐机制:社交推荐+算法推荐
3、微信做视频号的目的主要是将用户时间再次拉回微信体系
4、短期内电商爆发的可能不大
5、电商依然是视频号的主要变现手段之一,
6、视频号未来的变现机会将是多方面的,而不会仅仅限于直播电商
7、不会希望出现大量营销号及劣质内容
8、不要看到视频号变现的标杆才进场,视频号可能是雨露均沾,而不是头部垄断。
9、视频号最大的优势是和微信本身其他功能玩法的打通,重视公众号+视频号+个人号的闭环运营。
六、视频号迭代加速,跑步进场 对普通人又有哪些优势?
普通人逆风翻盘的机会,大概每5年会出现一次,如08年的淘宝、13年的微信、18年的抖音,抖音在流量红利期过后,整体向电商方向做闭环。
电商运营比自媒体运营的难度大得多
万能公式:收入=流量*转化率*客单价
思考:你能持续的拿到低价格的流量吗?有高转化率的主播吗?对供应链有议价能力吗?投入回报比?
不管未来视频号是不是可以形成良好的变现生态,都应该去做。
普通人,目前不急于变现,先做好自己品牌的沉淀,包括朋友圈的维护和群成员的维护。
七、为什么要做视频号:找到自己的定位
1、打造个人影响力 2、商业对接资本3、知识培训4、产品销售
5、电商(直播/店铺等)6、媒体/广告植入7、MCN机构化
八、进场前的建议
1、段子鸡汤正能量,都不如一个解决方案
2、垂直领域输出不代表单一方式输出
3、把思维变为运营产品,后期就是运维用户
4、点赞其实不重要,重点关注私域运维
5、一定要建立加微信入口给到用户
6、还是要有小B思维,以人为中心(可以引流到公众号、小商店、社群,或者一起合作,让人成为自己的分销机构)
7、要建立用户筛选
最重要:你自己本人就是第一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