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老迟到
你在赶飞机或火车时,是否也见过这样的人:他们拖着行李箱,飞速奔跑在候机大厅,机场广播里呼喊着他们的姓名,等他们气喘呀吁、脸色潮红地赶到柜台时,刚好在最后一刻赶上了飞机。
你猜想,这些迟到的人是遇到了意外情况,比如堵车,或者出门忘带身份证,等等。当然,有一部分人迟到确实是因为意外,但是,更多人的迟到其实是习惯性的。
经常迟到的人都有一种错觉:我能踩点到。英国作家Grace Pacie 写了一本书叫《迟到》,她在其中讲述了自己的例子:每周六早上9 点半她都要去上舞蹈课,她想,如果我9:15出门,我就能踩点到。但实际上,她永远会晚5分钟甚至10分钟出门,并幻想在路上把车开快一点,就能把晚出门的时间补上。然而并没有,每一节课,她都迟到了。这种现象被称为“计划漻误(The Planning Fallacy)”。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总结了计划谬误的三个特征:一、人在估算自己的任务时,总是过于乐观;二、人不会从过去的估算错误中吸取教训l;三、人在估算他人的任务时,总是过于悲观。
并非所有人做计划时都是乐观的。与之相对的是另一类人,也就是习惯性早到的人,他们做计划时比较悲观,总是提前半个小时以上到达约会地点,而且对迟到深恶痛绝。
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精神病学家Jonny Gerkin认为,早到的人和迟到的人,其实有着同样的焦虑,只是他们管理焦虑的方式不同。比如赶飞机,习惯性早到的人,用早早收拾好行李,周密地计戈好行程,提前两三个小时到达机场来缓解焦虑;而习惯性迟到的人,他们选择逃避焦虑,迟迟不收拾行李,拖到最后一刻,才慌慌张张地收拾好行李赶到机场,把焦虑转化为兴奋感和行动力。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Jeffrey Conte,则把人群粗略地分为A型和型。
A型,也就是习惯性早到的人,他们通常做事效率高,却有点紧张过度,没有耐心,对他人的过错容忍度很低;而B型,也就是习惯性迟到的人,更放松,没那么神经质,处理突发事件更灵活,也更喜欢冒险
Jeffrey Conte发现,这两类人的差异,可能源于他们估算时间的准确度不同。他做过一个研究,让A型人和B型人分别估算一分钟的时间。发现A型人的平均估算结果是58 秒,而B型人是77秒。很明显,A型人是更守时的那批人。经常迟到的人,桌面更凌乱,也更容易丢东西。
令人意外的是,爱迟到的人,并不是每件事都迟到。Grace Pacie就发现,虽然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迟到,但一旦遇到重要的事情,比如赶飞机、工作面试、参加葬礼,她几乎从来不迟到。也许在她的潜意识里,已经对事情的重要程度排了序。
有心理学家认为,习惯性迟到的人往往思维更发散,擅长创意性工作,他们同样能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不要用单一的标准去要求不同性格的人。
(离萧天摘自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