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梯队:怎么评估“间接汇报”下属的表现?
和前三个阶段不一样,到了进化期,你已经完全能够胜任中层的工作了,业绩也很好,但这也是很多中层瓶颈期的开始。很多中层方方面面都不错,可做到中层就到顶了,再也没办法获得晋升,进入公司决策层。
像我有一个同学小北,不管是专业能力,还是管理能力都特别好。6年前,他就已经是人力资源的总监了。可这6年来,不管他换什么公司,职位都没变化,还是人力总监。
你可能觉得,这太正常了,做高管的机会那么少,小北可能只是缺少赏识。真的是这样吗?
小北找我交流的时候,我就问了他两个问题:
- 1.这么多年,你培养过多少个总监级别的下属?
- 2.你做过哪些长期战略规划?你的规划对公司的业务战略产生过哪些影响?
小北一愣,说没有。
但其实恰恰就是这两个关键点,把他们锁死在中层,不能更上一层楼。
咱们换个视角,如果你是雇主,你会怎么看小北呢?
- 第一,小北做人力资源将近20年,但没有带出来一个总监级别的下属。那么,你晋升上去了,你现在的活交给谁?像宝洁、华为这些成熟的公司,甚至在晋升制度里,就会体现出你对培养接班人的要求。
- 第二,小北只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打转,但决策层不仅要求你有专业能力,更要求你能做出对整个公司的发展, 做出有利的决策。
所以说,站在雇主的视角上选高层,看的不只是业绩,而是要看一些特殊的能力要求。我把这些能力归结为两个方面:
- 1.在人的维度上,雇主希望高层能为公司留下储备。
- 2.在事的维度上,雇主希望高层能为公司带来突破。
今天,我就带你从雇主的视角出发,讲一讲怎么为修炼成为高管作准备?
咱们先从人的维度开始讲。
像小北一样,很多中层不知道怎么培养自己的继任者。明明也有很多优秀的下属,但干了一段时间之后,要么就是跳槽走了,要么就是业绩慢慢趋于平庸。也尝试过挖一些牛人到自己的团队,但很多牛人来了之后,也很快就泯然众人了,或者跳槽又走了。
总之,就是好的人留不住,业绩不好的又培养不起来。如果你的下属也有这样的问题,那么请注意,问题很有可能出在你,或者你团队的身上,因为你没有建土壤、增肥力,你只是忙着去挖别人家地里的好苗子。但你的土壤本身就很贫瘠,那么在你家地里种多久都长不大。
那么,怎么能让你的土壤也很肥沃,不管是自己培养的苗子,还是从别人家挖来的苗子,都能不断成长呢?你需要搭建一个人才流动的梯队。
既然是梯队,那就不只是包含像你汇报的这一层,还包括再下面的一层,也就是我们说的“间接汇报”的下属,你都要去识别和盘点。
这是建梯队最关键的一步。人要是都看错了,那么就相当于给土壤施错了肥。
这一讲,我会给你一套组合拳,包含三个工具,分别是: “人才盘点九宫格”、“两级管理制”和“人才校准会”,教你怎么把人才梯队搭建起来。
(1)人才盘点九宫格
先来说人才盘点九宫格。用这个工具来盘点人才,事半功倍。
你回想一下,一般的人才盘点会怎么做?
负责地说,90%以上的做法,基本就是按照百分比,分一分配额。
比如说一家教育集团,在4个地区有45家分校。怎么评定优秀校长?选每个地区前10%,至于谁属于这10%,各个地区自己去评估吧。
这样的人才盘点方式,很容易就弄成了菜市场买菜,至少存在三个问题:
- 第一,地区之间可能不具备比较性,导致评选结果不公平。
比如华西区很小,总共就6个人,10%连一个人都不到,怎么算?华东区有20人,整体能力强过华南。华东区第二,甚至第三名,有可能比华南的第一名还要好。
- 第二,光靠区总给排名,容易导致直接汇报下属权力过大,只手遮天。你也不一定能放心。
比如,华北区的分区总,自己业绩表现都不行,他推荐的优秀员工,靠得住吗?
- 第三,优秀员工名额大家都在抢,每层管理者都会护着自己人。
这样的人才盘点,显然收不到什么效果。那么,如果你是这家教育集团45家校区的总负责人,要想评估这45位“间接汇报”校长的表现,你就要用到这个“人才盘点九宫格”。
image.png拿到这个工具,我该怎么做呢?接下来我来具体说说。
想要重点培养的高潜力员工,在业绩考核和能力考察上,不能出现一条腿走路的情况。
所以你要把团队员工的业绩按照高、中、低;潜力按照好、中、差的相对排序,分别分三个档次做一个表格,这样就得到一个九宫格。
这里要注意,业绩通常是一个维度。另一个维度,不同公司有不同的操作方法。有些公司,比如阿里用的是价值观,还有的公司可能用的是敬业度等等。为了方便解释,我这里用的是潜力。
你一旦用了同一套标准看人,那么,就可以打通下面的各支小团队,放到你的整个部门层面去看。这样,就解决了上面提到的第一个问题,小区域人少没法比较。
这里还要提醒你注意两点:
- 第一,因为是相对排序,所以,你不要把部门内的所有人混在一起排,而是要把同一个级别的放到一起才公平。
一般来说,同一级别内,业绩和潜力两条线,高中低的比例各自控制在20%、70%和10%是相对合理的。
不然你就会出现你的直接汇报,永远出现在绩效又高、潜力又好的9号位。而新员工,或者是资浅的员工,就会成为绩效低、潜力低的1号位常客。
- 第二,排序的时候,记得分别把业绩和潜力分别来排。
比如,张三的业绩高,李四的业绩中,王五的业绩低;张三的潜力中,李四的潜力高,王五的潜力低。
然后再合并出这张九宫格,张三业绩高潜力中,属于8号位;李四业绩中潜力高,属于7号位,以此类推。
因为,一旦你混在一起直接往九宫格里放,很容易导致“光环”效应。你会天然地认为,业绩好的员工,自带能力和潜力好的光环。
(2)两级管理制
接下来的问题是,就算有了九宫格,可你对 “间接汇报” 的下属情况不太了解,怎么去打通排序呢?
这就是组合拳里的第二个工具——两级管理制。
也就是说,你的日常管理半径,就要覆盖到你的第二层“间接汇报”对象。
不要等到最终,人才盘点会的那一天,听下属们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尤其你平时就要看好,“最好的”和“最差的”,这两头的员工。
比如,我做中层时,最多的曾经带过一百多人的团队。直接向我汇报的,就有十个管理者,每个管理者下面还有十好几个员工。
我是不可能清楚这一百个人的表现的,但是,我至少能把90个间接汇报的下属中,业绩最好和最差的各10%,也就是20个左右的情况掌握清楚。
怎么做呢?比如说,我的直接汇报层,经常和我提到他们各自的下属小A、小B、小C等,是新成长起来的一批潜在明星。
那么,我就会在接下来的一个季度里,刻意安排一天的时间,和小A、小B、小C们一起工作。近距离观察他们的表现,是不是和我的直接汇报层和我说的一样,并且进行相互比较。这种视角,是我的直接汇报层不可能有的。
同样的,如果是招聘,那么,我的间接汇报层,必须都是我亲自招来的。如果是培训,那么我会亲自给间接汇报层上课。
如果他们下面还有一层,那么,你就没必要再管那么细了,交给你的直接汇报层去管理就好。对他们来说,也是刚好两级。
通过我平时和我的间接汇报层的紧密互动,也就可以有效避免,刚才那个校区负责人遇到的第二个困惑,我不再完全依靠中间一层给我传话。
(3)人才校准会
第三个问题,各个小团队的负责人都会“护犊子”,都说自己的人更好,怎么办呢?
这需要我给你的第三个工具——人才校准会。
你需要拉着你的直接汇报层和人力资源,三方一起坐下来。至少,每个季度做一次横向同步,比较所有的间接汇报层员工,在九宫格中的表现。
这个会一般一个小时时间。请你的直接汇报层,把所有员工的九宫格情况,在你这里汇总,并进行部门级别的排序调整。然后,你作为最终拍板的角色,把团队的九宫格敲定下来。
人才校准会的一的小部分作用,是帮助你,对你的判断进行校正;更大的作用,是让你的下属们对业绩和潜力标准,进行认知拉齐。
比如,我曾经力排众议,把一个下属小A在潜力排序上,放到了另一个下属小C的前面。
要知道,小C是名校毕业,区域销售业绩全团队第一,大家都觉得他是明日之星。这时候,我指出来,小A所在的市场,要远比小C难做。
但是,我看到他在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责任担当上面,都有非常扎实的成功案例。而小C的确业绩很不错,但是他所在的市场顺风顺水,我们并没有看到他的潜力被证明。我们需要在未来给他更大的考验,比如去更艰苦的地区。
这个过程中,小A的直接上级和小C的直接上级,依然会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为自己的下属去争辩。没关系,这是人之常情。
但是,讨论的焦点,就变成了基于一件件客观事实的切磋。有不同意见,欢迎大家举出具体案例。大家对于我选人用人的标准,也就是通过这样一次次的人才PK,逐步达成了共识。
通过这三个组合拳,你应该可以获得一张较为完善的人九宫格了。在九号位,也就是业绩和潜力都优秀的员工,就会是各个关键岗位的第一顺位接班人。
一旦这个位子上,原有的下属提拔或者离职,有位置空了出来。那么,九号位员工可以第一时间接上。七和八号位,也就是业绩和潜力有一个优秀,另一个一般的,可以作为第二顺位接班人,也就是通过一定的培养和锻炼,在未来成为优秀的继任者。
最后,我还想提醒你,建土壤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公司要有晋升的通道。这才能培养起尽可能多的优秀人才,把尽可能多的优秀人才留在公司。不过,这是更为专业的人力资源问题了,这里我就不多展开了。
建一个有效的人才梯队,你要学会使用三个工具,分别是:“人才九宫格”、“两级管理制”以及“人才校准会”。
如果你明天就被提拔了,你能不能找到一个立刻接替你职位的人?你的选拔依据是什么?
<<<得到·汤君健·给中层的管理课30讲 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