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难不是什么坏事
一说到磨难,有时候就觉得特别的不舒服,特别的让人讨厌。似乎磨难总是与不愉快相伴相生,这个结怎么也解不开。
《西游记》里唐僧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唐僧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到真经。不管故事如何,从中悟出的一个道理便是,人生需有磨难,不经历磨难无以成大器。
小文自小就很独立,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前几名的位置,高考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后来,考了研,毕业又去了一家大企业。他学的专业非常不错,一进公司便成了技术骨干。小文非常用功,从来就不服输的性格更让他很快就在公司有了一席之地。按照公司规定,试用期至少半年,小文却被公司破例提前结束试用,正式转为公司员工。
大公司上班时间大都较紧张,虽说活不重,但总是有一堆的事让人忙不停。小文转正后,工资虽然涨了很多,但事更多。转正后几个月,小文越来越觉得这样没日没夜的忙乎,一点自己的空间也没有,还特别的没有了任何兴趣,自己就成了一台只会转的机器。而且他还发现,越是这样竞争越大,压力更大,还不知道今后会不会有什么新的成就,觉得人生一点意思也没有。于是,他辞去公司一职,想要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就这样,小文放弃了优厚待遇的第一份工作。他更不想考有保障的单位,觉得单位工资低、管理严,也没有多少自由,职位提升还会慢。他就又去找企业。凭借他的实力,特别是他的专业加上他的起初的努力,找一个成一个。
小文喜爱的工作是轻松、自由、无压力、无竞争力。但现实中不可能有这么好的事情全落他一人身上。想要好的,却不想付出,只有做梦才会有。
小文一次次的变换工作,一次次的想要实现理想,可总是被他自己的不愿磨难和积累给半途而废了。后来,他对什么都失去了兴趣,连激情也没有了,成天呆在家里,不愿出门,不想做事,老有些怀才不遇的感觉。除了玩手机,他的生活就只有他自己。一个有本事有才干的人,就这样葬送在自己的不磨难里。
乡下有句俗话说不愿磨难的人,“扛犁犁重,扛耙耙重”“吃舍舍不剩,做舍舍不行”。
很多年前村子里有这么位人。早年家庭条件尚好,自幼读了不少的书,而且还是在私塾上的。他写得一手的好字,出口便成章,谈天论地无不知晓。那个时候人家让他去教书,觉得他学识算是渊博,他对人说,凭我这个实力,我才不是教书的料,我要做大事。他当过一段时间的干部,那时的干部确实太累太苦,他说还不如当个普通老百姓自在。左弄右弄,他什么也没弄成,最后还是种地。因为眼光太高,40多岁的时候还没有找到过老婆。单身一人他觉得挺满意,种的田里长满了草,人家告诉他该锄草了,他说成天除草太累了,我今后还是要做大事的人。
人家田里割稻子就是稻子,他的田里长的草籽比稻子还要多。稍做点农事就说真累,有吃就吃点,实在没吃了就成天去亲戚家赖饭吃。他去吃饭一般人不能说他,更不能建议他怎么怎么劳作。他总是那句话,你不要看我现在不行,我是有本事的,总有一天我会做出大事来给你们看。50多岁的时候,突发一场大病,无钱医治,加上身边没什么亲人照顾,不到半年就病死了。村子里的人都为之惋惜,一个好材料白白的糟蹋了一生。再后来,他反倒成了教育后辈的一个反面典型,教诲后生一定要去磨难。
磨难确实让人难受,甚至有的磨难会让人脱皮伤骨。人生就是如此,不让自己痛痛,怎么可能知道劫后余生的惊险和无限风光的美好。痛过就会有教训,痛过就会一次次的告诫自己并不断的修正。
磨难就是一个历练、修行的过程。积聚得越多,品味得越深,斗志就越发坚强。任何事情都没有那么轻松和简单,更不要什么都指望别人。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的时候是谁也靠不了,只有靠自己。你不愿接受磨难,就永远也不知道拨开乌云见天日的那种爽快。
每个该磨难的日子,千万别放弃和不坚定。越是艰难就越要迎难而上,在你没有办法明确自己还有没有路可走的情况下,只有这样,也唯有这样,才是自己最好的面对。
磨难不可怕,它会让一个人越来越强。经过磨难的人,会更懂得珍惜和不轻言放弃。磨难是试金石,你能经受住多大的磨难,就将得到多大的回报。
对于没有经验和经历的人,最好的积累就是让自己去经受磨难。磨难越深,凸显越明。磨难面前别气馁,保持向上的精神状态,保持战士的斗志和勇气,就一定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