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为此一人
前言:
一生只为一人,爱过,也恨过。
1.
武周684年,我出生于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的父亲是当时的正八品下的晋州司兵。父亲姓王,虽官职比较低,但因祖上都是源自南朝梁刺史王神念,也算是顶了个五姓七望的太原王氏的高门,其实要真正的追根溯源,准确地来是来自于乌丸王氏一族。父亲给我取名“有容”,名字的意义并没有太大的期许。自己有个兄长对我也是宠爱有加,所以自己小时候过得可谓休闲自在。
武周,长寿二年(693年)当时我已九岁,对什么事情虽懵懂,但不能说是无知。此时大唐在女皇的主宰下,在我所能认知的范围也比较繁荣。听父亲说,正月初一这一天,女皇还在万象宫举办了一场特别浩大的祭拜仪式。也许这也是和我们这样的家庭一样,庆祝新的一年。每年过年都是我特别开心的时候,家里面总是会准备好多好吃的,处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整条街都到处充斥着热闹的氛围。每到过年母亲还会给我准备几件新衣,花样和款式都是最新的,也是我最喜欢的。母亲还说自己日渐长成一个大姑娘了,到明年的时候要为我多准备几件,为此自己甚是欢喜了一会儿。
热闹的氛围似乎还没有过去,可是这几天父母亲的脸上不知何因却总是挂着一缕缕愁丝。我跑去问母亲,母亲总是什么也不说。只是轻轻的抚摸着我的发髻,静静的看着我。我知道这一定有什么事情,只是母亲现在什么也不愿意说。母亲不说我就这样安静的扎进母亲的怀里,静静的享受着来自母亲的温暖,这是自己最享受的时光。记得之前每次哥哥“欺负”我的时候,或者自己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我总是第一时间快速的跑向母亲的房间,然后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那怀抱譬如仙境一般,什么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这天吃过晚饭,看起来不过和往常一样,我在自己的房间里摆弄自己的玩意儿。周管家过来和我说,父亲在书房,让我过去一趟。我信步穿过走廊,走进父亲的书房。父亲正若有所思的坐在书桌前,见我进来沉重的起身,走到我的面前。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了一些于我来说似乎很奇妙的话。他说:“事情终究需要进行,这世间的事情如若想要改变,哪有那么容易的。更何况这个事情是那个掌管天下的女皇的意思”。我平静的看着父亲,很清楚的知道父亲将要把我送去另一个地方,离开家。只是要去往哪里,以后的路又将会怎样,一切打算都会显得特别的苍白无力。
2.
临走前父亲告诫我,像我这样的身份能够进宫嫁给李家儿孙,可说是平步青云,交了好运。不过福祸相依,女皇的孙媳哪能那么好当呢!后来我才明白那时与其说是李家的王妃,不如说是被安排到李家儿孙身边陪他一起幽禁的人。没有了父母的宠爱,没有了昔日的自由,就如流入宫墙的无根漂萍,没有人可以依靠。那段日子灰暗且漫长……
唯一可以让我感到庆幸的就是还好有他—临淄王。也是让我在那段被幽禁的日子里面唯一可以感到希望的。当初让我进宫的原意是让我陪伴他,可是在那段日子里更准确的来说是彼此陪伴,那段日子无论外界怎样天翻地覆,风云骤变,呆在里面的人只有小心翼翼的谨慎的生活。被幽禁的日子永远都是孤寂与煎熬。
神龙三年(707年)此时我和临淄王均已成年,对时势政局都有了自己的见解与认识。长期备受压迫的李家儿孙有的早已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恨。而此时因为庶子出身,长期被韦后、武三思、安乐公主等人奚落,厌弃的太子李重俊发动一场政变---“景龙政变”。只是这场如儿戏一般的政变,最终自己也只能成为武三思父子灵柩前的祭品,悬挂于堂。
人们总喜欢相信命运,认为一切机会使然都是命运的安排。但我觉得这些所谓的命运一切不过皆因果。就像这场并没有什么作用的政变虽没有一个结果,但却真实地在历史上出现。也在我和他的心中刻下一道道深深浅浅的烙印,留下无法磨灭的伤痛,也在无形中滋生了一种无法撼动的决心与志向…..
这个雄心勃勃的志向,参杂着无奈,更参杂着生死命运。虽然知道如果失败迎接我们的是什么结果,但是我们更清楚的是如果不去改变现状,那么迎接我们的必定是囹圄之灾,杀身之祸。如果努力去改变,至少我们还有一半的命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十几年如一日的彼此相依,我的命运早已交给了临淄王。我愿意支持他的决定,哪怕生死,也无悔。正所谓“白首不相离,愿同尘与灰”。我坚信着他的决心,他坚定着他的信念。哪怕所面对的眼前,现实又骨感。
3.
在这个世间生活已是不易,如果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就更加难上加难。更何况要做的这件事情是要复兴李氏王朝,心中之念,谈何容易?
景龙三年(709年)唐中宗李显不幸故去。这场参杂着阴谋的变故,使得一切都像那长弓上的利箭一般,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那晚,夜,似往日般平静。我独自静坐在房屋内,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只能默默的祷告。祈祷这场“不逆”行径可以胜利。祈祷明日的太阳可以早日升起,当曙光驱走黑暗,战争迎来和平,一切恢复往日真正的平静。
韦后的“梦想”最终还是破灭了!当政权重回李氏手中,他是最大的功臣。未来像一幅美好的画卷一般慢慢在眼前铺展开来。他是太子,而我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他的太子妃。只是这美好的画卷才刚刚展开一角,流言蜚语,政权斗争便铺天盖地的向我们砸过来。本以为平静的日子就此打开,没想到只是新一轮的大戏才刚刚拉开序幕而已。
光阴似箭,日子如流水一般轻轻的划过,不着一点痕迹。每日的他总是特别的忙碌,我知道他需要面对的事情太多了,退也不行,进也不成。意气风发的青年,满是朝气和憧憬,未来注定该是属于他的。
4.
712年七月,据说彗星现于西方。朝中据此为由,再一次把他推到风口浪尖。而我们能做的又有什么呢?面对姑妈的挑衅,只能无力的辩解。相对于我们的无可奈何,父王李旦似乎更加厌倦了这样的日子。
于是,父王决定把皇位传给太子。就这样二十八岁的他戏剧性的继位成为了天子。只是这名义上的天子使得他更加的苦闷。没有太多的势力可以去支持他,而我的背后又没有强大的势力可以帮他。自己虽贵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可是能帮他的却是少之又少。可是如果连自己都不想办法去帮他,他又该怎么办呢!正所谓“天子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自己能做的也只是彰显妇德,恢复亲蚕之礼。
为了能更加的帮助他,于是我把自己的哥哥拉入了他的政治集团。毕竟他已下诏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哥哥,在天下人眼里早已是无分彼此。只能是一起共同敌抗外部势力。面前的难题看似是如此的好解决,只是它的背后牵扯的是他最不想面对的。他想拿到那制衡天下的大权,可是却不愿意背负那不孝的骂名。也许现在的他早已不是被武皇幽禁时的他,可是我知道他的初心仍然是没有改变,他想把李氏江山再次推向像曾祖父李世民一样的盛世王朝。
历史有时候总是会相似的不断重演,这次又何尝不是一样。只是上次心中装的是天下社稷,这次是江山大权,皆是无可奈何。而于他皆大欢喜,二十九岁,他终得偿所愿。
5.
恍惚之间,数十载,那些围绕大唐的红妆梦魔终于在他的手中所终结。他成为了天下最尊贵的人,他在天下人的眼中是那个永远的英雄,无所不能。而那些年,他的无助,他的苦闷,他的沮丧,他的无奈和黑夜中那孤冷的身影,再也不会有了,也再也不会让人看到了。而我不知是该荣幸还是不幸,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往曾都一一目睹。
不可否认大唐在他的统治下,开创了一个新的盛世。而我只能一直在背后默默的帮助他,做一个天下人眼中,他的眼中一个贤良淑德的皇后。从开元元年到开元十年,我亲眼见证了他是如何把那大唐做到像贞观之治那样的盛世。这十年,他总是努力的勤于政务,从谏如流,做一个天下人眼里的明君。他希望自己可以像自己的曾祖父李世民一样,这十年,他也确实极力的效仿。自然的,他也希望他的皇后也可以想当年的长孙皇后那样。遵守本分、不干前政、贤良淑德、对身边人素有恩惠。只是这些还不够,他的眼中期望他的皇后可以明事理,可以大度的荐美纳贤。只是说到底我终究是一名女子,又怎能心甘情愿的做到与其他女子一起假情的扮演毫不在乎。
整整这数十载,似乎整个朝野上下都在成功的扮演着“贞观之治”盛世里面的角色。我也曾为他倾尽全力只为配合好他,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只是时间久了,自己只觉好累。他是傲人的天子,属于天下人,被整个天下人所膜拜;他是这整个后宫共同的男人,属于后宫佳丽三千,被整个后宫所争宠。似乎只有自己仍停留在过去,过去那个只知道默默支持他的人,过去那个还以为他只是属于自己的时候,以为走过漫漫长路,仍然可以和自己在一起忆苦思甜的人。我终究还是错了,哪有人愿意去回首那不堪的,痛苦的过去呢!
到底是自己心中意难平,总觉得自己陪他走过风雨,在他心中应该有个特殊的位置,怎可与后来者平分秋色。到底是世间的一切尽善尽美,恩恩爱爱的爱情,终究无法经历时间的考验。当昔日那份坦诚与信任变成泡影,随即而来的便是多了份猜忌,那形成的裂痕,就再也无法弥补了。
“皇后王氏,天命不佑,华而不实。造起狱讼,朋扇朝廷,见无将之心,有可讳之恶。焉得敬承宗庙,母仪天下?可废为庶人,别院安置。刑于家室,有愧昔王,为国大计,盖非获已。”
一纸诏书,从此天涯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