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历史偏爱的政治家
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我们国家有最接近伟大复兴的今天,一路走来太过坎坷曲折,历史让我们觉得我们就像是一个落魄贵族的新生儿,一路成长所要接受的比别的人多很多。最痛苦的大概是,我们才张开懵懂的双眼就要遭受我们还无力反抗的欺压,在那段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日子,我们总是能看到那个在危机存亡关头出现的身影,没错,他就是受后人褒贬不一的李鸿章,似乎并不被历史所偏爱的李鸿章。
开篇还是要客观的不带个人情感的介绍一下这位晚清名臣:李鸿章(1823年2月15 日~1901年11月7日),安徽合肥肥东人,本名章铜,字渐甫,号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李鸿章是清末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著书《李文忠公全集》,是一名政治家、外交家。我想给一个完全不知道中国历史的人介绍他,这样会是比较公正的,当然,我们都知道要了解一个人,是要从处世为人上去分析的,为什么李鸿章这个人会被历史记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对他争议不休?我想我还是不能免俗的喜欢和好奇他最为传奇的人生后期。
1884年(光绪十年),朝鲜爆发“甲申事变”,对朝鲜时存觊觎之心的日本,乘机出兵。188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订立了《中日天津会议专条》,规定朝鲜若有重大事变,中日双方出兵需要事先知照。为甲午战争爆发结下祸胎。
1894年(光绪二十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帮助镇压,李鸿章过于听信驻朝专员袁世凯的报告,认为日本“必无他意”,遂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军1500人赴朝。不料,日本此后立即向朝鲜派兵,在朝日军增至8000余人,事态趋于严重。李鸿章为设法避免战争,曾通过英、俄两国出面斡旋,但为日本拒绝。无奈下,只得增派军队入朝,和日本相抗衡。六月二十三日(公历7月25日),日本军舰在丰岛发动突然袭击,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甲午战争爆发。1894年8月16日(公历9月15日),驻朝陆军在平壤与日军激战数昼夜后溃败,总兵左宝贵战死,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1894年8月18日(公历9月17日),北洋舰队与日本海军主力在黄海大东沟附近海域遭遇,丁汝昌执行李鸿章“保船制敌”的方针,但北洋海军在弹药不足,极大地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导致中国军舰沉没4艘。此后,清军在鸭绿江、九连城等战场与日军激烈交战,但终未能挡住日军的攻势。最终,旅顺、威海等重要海军基地失守,北洋水师覆灭。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八日,李鸿章被慈禧太后任命为全权大臣,赶赴日本议和。尽管行前清廷已授予李鸿章割地赔款的全权,但他仍期望“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与日方代表反复辩论。在第三次谈判后,李鸿章于会住处的路上遇刺,世界舆论哗然,日方因此在和谈条件上稍有收敛。三月十六日,李鸿章伤稍愈,双方第四次谈判,日方对中国赔款亿5千万两白银(原本是3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等要求表示不再让日方和谈代表伊藤博文谓,李鸿章面前“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事后日方继以增兵再战进行恫吓。李鸿章等连发电报请示,光绪皇帝同意签约,命令“即遵前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慈禧的一纸任命是:“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直至7月30日,北方局的路上面实在无法收拾,慈禧在逃亡途中电催李鸿章北上。1900年8月15日,清朝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9月29日,李鸿章到达天津。10月11日,李鸿章到达北京。由于心理压力巨大,李鸿章病倒了,他在拜会英、德公使后回贤良寺旨与之定约”。据说他在签字前的最后关头,曾经老泪纵横地对使团的美国顾问科士达说:“万一谈判不成,只有迁都陕西,和日本长期作战,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国,中国可以抵抗到无尽期。日本最后必败求和。”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春,俄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李鸿章奉命作为头等专使前往祝贺。在此之前,俄国会同法、德发起三国还辽成功,清廷上下视俄国为救星,包括李鸿章、翁同龢、张之洞在内的元老重臣均倾向联俄。清政府的外交政策也由“以夷制夷”转向“结强援”。同年四月二十二日,李鸿章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密约》,中俄结盟共同对付日本,并同意俄国修筑西伯利亚铁路经过中国的黑龙江、吉林直达海参崴,口岸对俄国兵船开放,导致整个东北沦为沙俄势力范围。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清朝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朝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灭洋。朝廷下诏,将李鸿章由两广总督重新调任为清朝国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职受了风寒,一病不起,故作拖延以“漫天要价”的联军沉不住气了,他们唯恐朝廷再也没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一个耗尽“中国财力兵力”的“议和大纲”终于出笼。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在“议和大纲”上签字,可“议和大纲”签字后,联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1901年(光绪27年)签订《辛丑条约》。
以上就是李鸿章后期的“伟绩”,也是他让人们争论不一的事件。我国有句古话叫“时势造英雄”,一个人的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纵观历史伟人,能叱咤风云者都与一个时代的动荡有关,有的人很幸运,被历史垂青,成为了后人统一的歌颂者。让人不平的是,不是所有的鞠躬尽瘁都能流芳千古,李鸿章就是这么一个不被历史所偏爱的人。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李鸿章因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骂为卖国贼,但事实上如果没有李,中国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就会被瓜分。李鸿章在当时的中国,只能说是他的悲剧,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当时来说,他能撑下来实属不易。伊藤博文对他的评价,与其在欧洲旅游时受到的拥戴都证明,李其实是清末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他的决策受到国内外各种压力才最终导致现在的结果,但就在其位而言,他已经做到极致,不是一个卖国贼的标签所能掩盖的。
很多时候,我们的历史老师会告诉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顺应主流,所以课堂上很多时候李鸿章是一个被批判的人物代表。我觉得对于历史我们最中肯的解读应该是多样的,不受闲限制的。如果单单按照事迹来评论,李鸿章的确是一个给我们带来很多负担屈辱的人,以他为首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直至今天我们都会觉得气愤,忍不住对他大骂。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换位思考过,假如自己处于他的那个时代,那个处境,即便不剥夺你现在的现代的思想,你是否可以处理的让我们最大利益化,哪怕你也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只要你比签订时的损失比他少。当然,李鸿章的有些腐败作为我们也是必须要承认的,他的受贿敛财,在治理太平天国运动时他的肆意滥杀、、、、、、似乎还是要回到一个人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上了,我是在评论李鸿章,我觉得他是一个可以被人们学习的人,但这也仅仅是我的观点而已。如何看待他,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至于书本上怎么写,那不是我们要关心的话题,虽说总要有一个主流用来约束和提高我们的认知,但信不信书上的是个人的问题。
最后还是回到主题,知乎有一段对李鸿章事迹的高度概括:
他是那个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创建淮军平叛乱,但在苏州对太平军进行了残忍屠城;他是那个思想开明的洋务先驱,兴矿业修铁路,办新学求富求强,却也未能力挽狂澜;他是那个北洋舰队的统帅领导者,拥有显赫高位,却也如履薄冰,自称是大清裱糊匠;他是那个万夫所指的卖国贼,签订众多的不平等条约,但是仔细品味,也是无奈至极;
这应该是一段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语概括了,每一方面都有,也不避重就轻。李鸿章是晚清那段历史里我最为喜欢和欣赏的人,他卓越的才能,独到的见解,对于国家的牺牲,都让我受益匪浅。李鸿章也是那段历史中最为受争议的人,选择李鸿章为人物来写评价,观点大多是模凌两可,的确真的太难对他定义。对于历史我的要求只是可以获得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