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告别2018的仪式感
在快要过去的这个周末,我做了几件让自己很满意的事,也算是提前跟这一年的不好不坏做个告别——首当其冲是把乱糟糟的家又彻底整理了一遍,各种扔毫不心软;如愿以偿在两天里都逛了书店,收获了半天的好阳光和一些灵感;最后是报名参加了简单共读,继续开启自我深度汇谈,直面并疗愈PTSD带来的创伤。
这个冬天似乎还没到很冷的日子,所以忙忙碌碌我也一直没空把换季的衣服全部都整理好。难得有个没特别安排的周末,我开始特别舒心地做断舍离,好像这一年的情绪都被分门别类的打包。然后我惊喜的发现,经过一年多的极简,我对物质的“依赖感”和“匮乏感”正在逐步降低,只有那些对当下的自己必须且合适,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我才会给予更高的关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开始懂得思考什么是自己当下真正的需要,也就懂得如何拒绝那些非必需品了。
很久不用微波炉,今天做午饭时打开转一下生茄子,居然它在完成本年度使命后发出了最后一个哀嚎,大约是在申诉对我的不满,然后就挂了。懒先生把它搬去垃圾站时,无不感慨地说,五年多了也算是寿终正寝吧。我大笑,问他要不要买个新的。他反问我,你平时用得多吗?
不啊,我几乎不用呢。
那我们就不买了好吧。
我爽快地答应了,看来极简的生活理念也同样在他心里萌芽滋长了。真好,在致力于影响他那些不怎么友好的习惯之前,我认真又坚持的行为,果然有了一些说服力。
今天早上我们在剪片子,渲染导出需要花些时间,我就跑去收拾书柜里的杂物,结果除了扔掉两大袋废纸,还翻出了很多很多的明信片——有自己去旅行时囤的,也有收到小伙伴从世界各地寄来的。很久很久以前,我有癖好是在目的地买徽章,懒先生则是买冰箱贴,但我们有个交集就是收藏有趣的明信片——这样一来一去就攒了很多很多,通常回来就塞进一格书柜,在几乎不存在的想起来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眼。
在整理这些明信片时,我看到了过去这些年,我行走的足迹和被别人带着看世界的好奇,仿佛那些日子又回到了身边。对我而言,它们并不属于绝对的必需品,但我倒也不是说在极简之后就把它们都处理掉了,极简并不只是物质的精炼,而是为了剔除生命中那些不重要的事物。物质的精简只是第一步,不要让这最基础的一步伤害到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正如这些明信片带给我的回忆和感动。
因为极简,最近又刚给书柜腾了地儿,我不太想再购入一些新的纸质书,毕竟案头还有几本拖延许久也没看完的。去书店看榜单找灵感是很美好的,点杯咖啡也可以坐下认真读几页,只是先缓一缓购入这件事吧,书非借不能读也~
最后来说说疗愈心灵的创伤这个共读营。其实我犹豫了很久,不断问懒先生我要参加吗?他很诧异,你不是好了吗?!我想想,创伤是好了,但面对分离,我还是不怎么稳定。有时会觉得自己是个陀螺,没什么动静时就安静地呆着,一旦被周围环境点着,自己就不受控制,而且会特别害怕丧失带来的伤害。所以,如果有好的督导老师陪伴,即便是短短16天,我也可以多一点自我觉察,如何去面对生命中不可承受的失去,理解在遭受创伤时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以及找寻属于自己的救赎方式。
以上,属于优雅告别2018的仪式感。
另外,这两天反复在听的曲子是《月牙湾》,因为尤克里里版的特别应景,练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