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道德与道德的智慧
惠州学院马克思学院的林清明院长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强调善于善的能力1.主体性
途径:
(- -)坚持德育与智育的有机融合德育以求善为目标,智育以求真为目标;德育旨在培育学生的德性,智有旨在培育学生的能力,德育与智育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道德智慧的培养为德育的追求,可以使德育与智育有机整合,以智促德,以德促智。智育不仅培育学生的理性智慧,还要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同样,德育不仅要发展学生的德性,还要培育学生的智慧,从而实现道德与智慧的结合,生成学生的道德智慧。
首先,是道德认识能力与道德实践能力培养的统一道德智慧既体现在理念上对道德关系、道德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更体现在实践上对道德关系和道德问题的处理与解 决,是知与行的辩证统一。 因此,道德智慧培养就不仅仅是道德认识能力的培养,而且更应该是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德育以道德智慧为追求,有助于克服知性德育的误区。同时,道德实践是道感认识指导下的实践、理性的道德实践,因此,德育以道德智慧为追求,也有助于克服行为主义德育理论忽视道德智慧培养和道德理性指导的驯普式"德育的误区。
第二,道德内容与道德形式的统一
以道德智慧为追求的德育,有助于克服传统德有只灌输德育内容,而忽视道德能力培养的缺陷,也有助于走出当代形式主义德育理论脱离内容,单纯培养学生道德能力的误区。将道德智慧的社会内容与心理形式、将道德规范的掌握与道德能力的发展有机整合。
第三,道德理性培养与道德非理性培养的统一
道德智慧的培养不只是道德理性能力的培养,更强调道德情感能力与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道德智慧为追求的德育,有助于克服理性主义德育的弊端,将道德理性培养与道德非理性培养相结合,特别是通过道德情感体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直觉能力、道德情感能力。
总之,学生道德智慧的培养应既有利于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和把握,网时也有利于学生智慧的生成和发展:既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理性道道德能力,也有助于形成学生的非理性道德能力,实现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协调发展。
(=)在现实道德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道德智慧培养贵在“真”,要在现实的道德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虚拟的道德情境不管多么复杂或者多么逼真,都具有‘游戏的’ 或‘戏剧的’性质,与受教育者的切身利益关联不紧,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有很大的局限性。真实的道德情境是真实发生(曾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的道德情境。现实的道德情境,是一一种正在发生的真实的道德事件。用这类现实的道德情境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应是大力倡导的。因为“这类道德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受教育者参与到真实的道德活动中来,构成道德情境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们所面临的是关乎其切身利益的道德问题。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和实效性也只能在这类教育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