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艺想法文艺天地

百里方圆·举头三尺有神明

2025-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星黍

我的奶奶是鲁西南大地上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庄稼人,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奶奶一直很虔诚地信佛,经常在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事中可以感受到奶奶对神明的敬畏和信仰。

小时候奶奶抱着我跟我讲:“乖乖儿啊,是老灵神骑着高头大马、跨越千山万水从西方大森林抱来咱们家的...”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跟着奶奶生活,心里对神灵鬼怪也多了一丝敬畏之心。

每逢初一十五或是其他农历节日,奶奶都会起个大早清扫摆放香篓、神仙塑像的方桌,然后边点香边向神仙祈愿家人身体安康。

小时候身体不好,爷爷奶奶带着跑了周围的好多家医院的同时,也跑了好几处佛堂和庙。奶奶在菩萨处为我求了法名-玉巧娥,说之后就是受菩萨保佑的小孩子了。

爷爷奶奶住在乡下的红砖房里,一间堂屋、一间石棉瓦围成的厨房,还有一间蓝色铁皮搭起来的棚屋,就是家了。家周围是庄稼地和树林。小村里盛行土葬,家里有逝去的人便埋葬到各家的土地中,因而家周围土坟很常见。那时候可能身体太弱了,加上用迷信的话说,周围有很多鬼灵精怪,小孩子容易“撞邪”。

不仅仅是小孩子,大人有时也会。“撞邪”的表现就是脑袋昏昏沉沉、恶心呕吐什么的。这种的话解决起来倒也不难,拿一只碗盛满清水,找来三根筷子慢慢立在水中,边立筷子边念叨周围逝去的人,是不是哪一位想念这个“撞邪”的人了,所以才来找他。如果那个鬼魂回答了“是”,那么三根筷子就会在碗中立起来,这时候就可以跟他沟通了,先劝他离开,如果筷子仍在立着,那一般就会拿起菜刀将筷子砍倒,吓走他。而后将碗中清水洒在院中角角落落,最后将碗倒扣在门口的犄角,将筷子放在碗底。还有一种就是在桌案上燃起一簇香,拿着燃起的香绕着“撞邪”的人走一圈,让烟气萦绕着那个人,等他感到脑袋昏昏沉沉时便把手中的香插到香篓里,让那“撞邪”的人去睡上一觉,等醒来之后一定就好多了。

奶奶是热衷于第二种方法的。

儿时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爷爷去了家里的墓林为我老爷爷(就是我的曾祖父,我爷爷的爸爸,我们那里叫老爷爷)的土坟清扫,他去时我还在屋角小床上睡觉,等他回来就刚好醒了,醒来就觉得胸闷恶心,脑袋沉得很。奶奶发现之后便将我拉到桌案旁的小凳子上坐下,她燃起一束香绕着我走,让悠悠飘起的烟雾笼罩着我。不一会便觉得困困的,被奶奶抱着去床上睡了一觉,醒来之后便生龙活虎了。那时候真的相信奶奶是会魔法的,也相信自己被神仙庇佑着。

在家乡的村落里,还有许许多多跟奶奶同一年龄段的老人们,像奶奶一样,对神明深信不疑,对信仰坚定无比。她们一起为村里捐了一座庙,一座很小的庙,小到只有一间房,每每过节,前来供奉的乡邻只能挤在院外。那又是一座很大的庙,大到可以放得下家乡所有人的牵挂和信仰。

我渐渐长大,要去的地方越来越远,奶奶也越来越忧心。第一次离开村落去县里上学时,奶奶开学前一晚用她那辆因为陈旧而吱吱作响的三轮车载着我去庙里点了一束香,又在庙前为我买了一条有着月亮吊坠的护身符。燃香时,她依旧是像之前那样,将自己的祈愿向神明说着,将那条护身符在燃起的烟雾里熏了又熏,而后为我戴在了脖子上,告诉我不要害怕,神明会跟着我保佑我的。

那天回家的路上天已经黑了,因为渐近农历十五,天上悬着的月亮又大又圆,将回家的路照得很清楚。再摸一摸戴着的护身符,还是热热的,反射着月光,亮晶晶的。

大学时彻底离开了家乡,去到了离家几百公里远的繁华大都市。每次开学离家时,奶奶总是最牵挂我的那个。她不愿看最后一刻的分别,所以总是不跟着爸爸送我去车站,但她每次都是那天全家最早起来的人,在香案上为我点上一炷香,跟我说,不要害怕,神仙会一路跟着你的。

一直以来跟奶奶相处的时间最长,所以奶奶最容易察觉和捕捉我的不开心。离乡在外很难过,遇到要自己拿主意的事更是焦虑。每次奶奶都会安慰我,说她去庙里点炷香问问神仙,让神仙给指条路,不让我“作难”。她每次给我回话,总是说按我自己的想法来,其他的什么都不要想,神仙一直都保佑着呢。

就这样,奶奶就像是我的定心丸,也许在旁人看来她是迷信的,也没有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但只有我知道,那从来不是什么迷信,那是奶奶的爱。

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奶奶不识字,烧香拜佛就是属于她的庇佑儿孙的方法。神明在哪呢?乡亲们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但行善事,神明自会庇佑。当我与好友说起这些,他们多半说这是迷信。我却觉得是否是迷信,早已不重要了,举头三尺之处,许是真的并没有神明,但一定有奶奶的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