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五十一章:大道和个体

2023-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丁东华

正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明而常自然。

古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道生长万物,德畜养万物,万物呈现各种形态,环境使各物成长。

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珍视德的。

道所以受尊崇,德所以被珍视,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其自然。

所以道生成万物,德畜养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使万物安宁心性;使万物得到爱养调护。生长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兴作万物却不自恃己能,长养万物却不为主宰,这就是最深的德。

【体悟】

道创造了万物,但是并没有目的性,也没有占有欲,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万物由道产生,内化为本性称之为德,按照本兴趣发展成为独特个人,又受到周边环境的培养而成熟。

这个章节是有关道和德最清晰明确德表达,道是普遍的,德是个体的。

老子推崇一种自然状态,没有上帝造人,也没有女娲补天,万物生长是按照“道”的规律来演变成长的。

今天我们知道,就万物生长来说,这个道是:适者生存。

自然状态和适者生存都是残酷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道是正确的,但是对于被淘汰的个体,是残酷的。

自霍布斯从自然状态论述,推演出利维坦开始,渐次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洛克的三权分立,逐渐建立起了西方政治的基本架构。

这个基本架构是基于人性“恶”、自然之“恶”出发的,基于现实主义的考量,演化出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不是最完美的,只是最适合的。

理想天国的建立是个熵减的过程,从无序到绝对有序,有序的过程,需要意志的施加,这个意志逐渐归于一元。

我们的故事都是在这两种叙事过程中撕扯、纠缠、甚至对立和斗争,你死我活。

我们希望两者都要:依据大道的运行规律保证我们的世界生生不息、繁荣昌盛,作为智慧的“人”,我们不甘心受“道”的摆布,我们希望尽力所能,为个体建造一个理想的天国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