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忆中的一件小事说开去

2021-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顾峤

        记忆最深刻的一件小事,是大学时选修一门《红楼梦赏析》课上,,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让大家讨论,气氛很热烈,一个坐在阶梯教室中间的男生,到现在,我只记得一个穿黑色衣服的影子,介于大男生和男人之间的那种感觉,前面说了什么全都忘记了,就记得最后他得出的结论:娶妻当娶花袭人。他还未说完,整个教室里哄堂大笑。

        对这样一个很容易被抛在脑后的小小场景,我到现在也是记忆犹新。自己也很纳闷,为什么会被我记到如今呢,单单是因为笑么。现在仔细想想,觉得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他理想中的妻子人选不是林黛玉薛宝钗,也不是探春湘云,而是一个在大家印象中不怎么光明磊落的花袭人;再一个呢,我想应该是那时大家都还是学生,社会气息比较淡,对生活真实的感受不多,对婚姻有比较遥远的距离,我们的大好人生才刚刚开始,他就想着哪个是理想的妻子类型了。

        红楼梦中任意抽取一个点都能长篇大论地说上一番,因为它本就是一部世情小说,就像是我们的生活一样,从哪个方面来看都能得出那一方面的结论,比如说复杂人性,比如说家族的管理。那么从选妻子这个角度来看书中的这些女子们,当然也未尝不可。千人千面,那千人也有千种选择,有人认为花袭人这一种的他喜欢,娶到家中作妻子很合适,这也当然没有什么值得可取笑的。可是有很多人就认为袭人曾经向王夫人告林黛玉的状,以求取王夫人的信任和提携,这样的人,不如晴雯的光风霁月,很是看不上袭人。但是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生活中那么多的人,有与自己交好的,有关系一般的,也有你看不上的一些人。与自己交好的,你觉得他们各有优点,都是好人,值得一切,那些看不上的不喜欢的人,你觉得他们不配有他们所拥有的一切,但是你看,他们一样也活得很是滋润,一样也有人说他是好人。记得看《金瓶梅》时,西门庆就认花子虚是个大大的好人。当时很不理解,咱们一般人眼中的混混子,在他眼中就是个手面阔绰,又十分会替朋友着想的好人。

        大概不同的人站在各自的立场,没有谁会认为自己是个坏人,就算做出了什么坏事,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再来说袭人,她当时向王夫人说的那番话,在她自己,主观上也未必就有一定要陷害林黛玉的意思,虽然客观上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就像宝钗扑蝶时使得“金蝉脱壳”的计策,在当时宝钗的心里也未必就一定存了害黛玉的心思。

        再来说说“结婚”这件事。

        从我婆婆嘴里听到次数最多的关于相亲的观点,就是“人哪有十全十美的啊”,虽然就这一句话,但是底下的意思还有很多,从消极方面说,就是不要太挑剔,差不多就行了;从积极的方面说,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他的优点,如果真是个完美的人,那相配的也当然得是相当条件,不然,哪里会成呢。

        大学时,在一般的认知中,婚姻还离我们比较远,但也有一些毕婚族,当时看她们就像是两个世界的人。现在想想,可能比较傻的是我们。因为我们对婚姻一无所知,毕业之后又忙着找工作,为生活奔忙,在这种忙乱中,家里的催婚就开始了。可是越催越着急,很多人就在父母催婚,年纪逼人的形势下,找个人结了婚。找的这个人呢,可能是对的那个,也可能是错的,需要以后生活的验证。仔细想想,和以前的盲婚哑嫁又有多少质的区别呢。而且婚姻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好像绝大多数没有走进婚姻生活、没有经历生养孩子、没有经历家庭各种矛盾的人,是无法真正了解的,只是一头扎进去就算,就像了结了一件事一样。社会上这么多关于这个关于那个的培训,怎么没有培训了解家庭的意义、适应家庭生活的培训呢,都得要人亲身走完一遭才体会到了解到,有的人是要在围城里碰的头破血流、付出巨大代价的呀。

        我最赞成的,觉得非常好一种方式,是梁启超在他的书信中所写的,在孩子们年轻时,先为他们预先选中合适的人,制造机会培养两个年轻人的感情,当然这是大人们的打算,并不会预先告诉孩子,并且发展也由他们,不去干预他们感情的走向,如果真不合适,也不强求。他的大女儿梁思顺就是经他选择,两人相处十分合适而结合的,梁思成林徽因他们两人也是如此。我觉得这个办法十分可行。由长辈先选合适的人,长辈的经验决定了他们会全面考虑,左右衡量,不管是双方家庭还是年轻人的个人素质都是相当,成功的机率才比较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