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讲坛:财政政策如何促进共同富裕
2022-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轻风_8919
1、共同富裕的内涵
超越分配,更要注重发展;超越经济,不仅包括财富,还包括社会地位、基本权利等,意味着机会和自由的平等;
- 如何防范共同贫穷和两级分化
- 如何防范脱贫人口的规模化返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需要财政的持续投入
2、财政的基本责任
- 国家财政,既包括财政预算的财政部,也包括财政收入的税务部,也就是花钱和收钱
- 基本责任是要应对金融风险,以及未知的公共风险(类似中等收入陷阱之类的),平滑经济周期
- 旧秩序的瓦解速度,大于新秩序的建立速度,导致大陆法系的国家的制度出现越来越多的漏洞
- 防范发展中的新风险,防止个体风险公共化(恒大暴雷事件);建立新的确定性,防微杜渐
3、基本手段
- 税收,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征收制度(按目前的起征点,个税的覆盖人数仅八千万左右,占劳动力的十分之一)
对利息所得进行免税,这个制度值得深思,当初提出的理由是穷人的利息收入边际效用更高,所以取消利息所得税更有利于穷人。然后收益最大的还是富人。
网红偷漏税利用了个税的模糊地带。
- 转移支付(政府对家庭个人)
老龄化带来的财政压力。
数字化的大幅迈进,会导致低端劳动力的技能跟不上发展,比如重复的数字计算、体力劳动等。
考验转移支付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工业化的对立性思维,值得反思——初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
社会保险等属于互济的范畴,但是具备了再分配的效果。
- 通过公共服务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比如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能够保障贫困子女的发展权利。
从医食住几个方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