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成年子女互动的问题讨论(86)

2018-01-25  本文已影响0人  绿兔子000

第86天

读书笔记

一,不放心孩子的决定

操心挂虑表面看起来是爱,骨子里却隐藏着恶毒的攻击。

你宁可为他操心,也不愿承认他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想当个有爱心的母亲,真心支持孩子的每一个决定,你就必须放下你的内疚,不再让它从中作梗。你会让他知道,无论他做什么,你都一样爱他。

每当你发现自己又在为孩子的人生担心时,请尽快收回你的担忧,提醒自己,倘若一味把焦点放在他的外在表现,一定会伤及爱的“内涵”,因为心灵在此时已经选择了罪咎,而非爱,这个罪咎是一定会找到一个具体形式投射出去的。

你如果能跳出问题的外在形式,将焦点转向表相下面的实质内涵,你自会作出正确的选择;而且,不论你最后如何回应,所有发自爱的行为,都一定能让每个相关的人获益的。

二,不愿放手的母亲

你越想做个好母亲,越想设法弥补自己的罪过,你其实越加强化了自己的内疚,因此也越加觉得自己是个差劲的母亲。

紧抓着过去不放,表示你害怕未来。

你若能释放过去,过去的遗憾自然会就此化解,完全不劳你弥补,更不需要你为了赎罪而“牺牲”自己。

三,和失散二十年的儿子会面

接纳你目前对自己的观感,同时明白,明天你还有别的路可以选择:一是任凭过去的包袱拖垮你,另一则是活在当下此刻的情景里。

四,女儿老爱迟到

你不过利用她的坏习惯隐藏自己的真正企图——你早就想修理她了。

“既然错误在她,显然她有罪,我无罪,那么我就无需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了。”这就是你唯一需要看清的真相。

这是你的小我布下的骗局,不是为了她迟到,而是给你机会发泄自己的不满。

五,不再牺牲

倘若由“正念之心”着眼,所谓“照顾自己”,即是尽己所能地疗愈自己。唯有如此,无论是哪一种人际关系,你才能真正爱身边的人。

心灵如果没有真正疗愈,便很容易掉入牺牲的陷阱,而牺牲正是特殊关系的渊薮,它与爱背道而驰,最后总有一方要付出代价。

你若是千方百计地避免伤害别人,表示你心里一定很想伤害他们,否则,你不会花这么大的力气去遏制自己,这就是弗洛伊德说的反向作用,是一种最自然不过的心理反应。

换句话说,如果你对某件事的心态十分笃定,你既不会大惊小怪,也不会一意孤行,非说服别人不可,当然更无需如何惺惺作态。因为你拥有足够的自信,故也只会显得心安理得的宁静。

——以上摘自《亲子关系》(下篇)第一章

今日练习

1. 自愈练习,一次,练习半个小时。

2. 静坐练习,一次,练习半个小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