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遗址公园自然记录 霜降后两日
霜降后两日,带孩子去家门口的公园玩。这公园我们在夏天的时候经常去,可是现在,它是什么样了呢?那些我们熟悉的,不熟悉的动物植物们,又怎样了呢?
车子一在路边停下,就在树下看到了这些明亮的花儿。不得不说,这样的秋日,绝对是菊科植物们的高光时刻,各种绚烂的黄在很远的地点就夺人眼目。
前两天在老家玩,小朋友的身上也是沾染了很多的鬼针草“小针”,他当时很焦急的喊,“妈妈,枣刺,枣刺扎到我衣服了”,妈妈就忍不住笑,“枣刺”那是形容另一种植物的呀。
杨万里有一首专门写野菊的诗歌:
《野菊》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颈联两句写的犹美,“半山碧”,“一支黄”,正是这个时节的准确写照。
在一片黄花中,难得的拍到了白色的一叶蓬,形色上说这是从美国漂洋过来的外来物种,让我想到了另一种在关中大地上到处都是的植物春飞蓬,他们都是我小时候就熟悉的植物,大约这进入中国也是很久了吧!
乌蔹莓的黑色果实在野外很是醒目,在网上搜寻说它又名五叶藤,数了数,真的是五片叶子环绕。
在杨树林下,也看到了紫花地丁还在开花。这种小时候非常熟悉的植物,一直都以为是野草,今年去一个楼盘看房子,园林布景用密集的地丁种成了一片紫色的花海,竟好看的不得了。
狗尾草是夏季很是找人眼目,成片的狗尾草,在有阳光撒过的下午,是城市公园里很梦幻的美。这植物恐怕也是小朋友们认识最多的植物了,毛茸茸的尾巴,很可爱。我们家小朋友听他爸爸解释,给它命名为“咪咪毛”,经常在户外都采了一把在手里玩。这两年鲜花布景中很有追求野趣的倾向,会选用这种野花来做插花材料和婚礼布景。
到这样的晚秋,狗尾草都已经成片的干枯了,可是一些还保有水分的植株,变成了这种美丽的紫红色,也很好看呀。
这长得比小朋友还要高很多的植物就是春飞蓬了,许多人记得它夏天的样子,到了秋天,他们迅速的变成了这样,在道路的两侧形成了篱笆。小朋友折下来他们的顶端,旋转,唱着,“打蛋器的头儿转也转,转呀转”,也是很有趣。
马唐和狗尾草都是大名鼎鼎的野草,具有极高的繁殖性,会有专门灭马唐的农药出售,可见对农业它有多害怕,可是当做公园里的野草,他们还是蛮可爱的。
在这样开放的田野里,孩子使劲的奔跑着。
进到一片杨树林里,有不知什么时候被砍伐下来的枯木,也有人将它们搭成了独木桥。
夏天杨树叶子是在阳光下闪闪亮亮的美,秋天,掉落一地的树叶则是另一种美。
看见远处那些小小的杨树苗了吗?它们见证了大树自我传播的方式。这个公园梳于搭理,也因此,它让我们看到了自然自己变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