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哲思

《论语今读》记注·为学为师

2017-11-10  本文已影响41人  路子歌

《论语》涵盖着为政、为学为师、为仁、为君子、为礼乐等处世哲学,为学为师是成为其他处世哲学第一要务。我们阅览儒学精髓,一起品读何为“儒学之师”。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过去,以引导未来,这样的才可以称之为老师”

《朱注》: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无穷,......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

参见朱熹所注,我们学习国学,学习历史,了解过去,并不是把他们当做“国粹”以高挂供养,而是结合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甚至衍变出更多新哲理,这就是“实用理性”而非“空想思辨”的认知。若是为回顾而回顾,为了解而了解,便是死的绝非鲜活,便是有限而非无穷。其一,时代在更替变化,新事物不断涌现,特别是当今科技时代,但所创造时代的人并非凭空而出,而是不断传承而来,其规律有迹可循。其二,因生命之有穷,时代之定格,而认知之无穷,偶然处生发,便思考更多无限可能,为我们思维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更能指导自我,点滴他人,可以“为师”。

师者,非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是温故,点滴其造化,启迪其人生,使其知新!

今日之师者,大抵谬误久矣!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则迷惘;思考而不学习,则危机懈怠。”

《朱注》: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程子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康德所言:“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

叶适《习学记言》:其祖习训故,浅陋相承者,不思之类也。其穿穴性命,空虚自喜者,不学之类也。士不越此二涂也。(叶适,南宋著名思想家,创立永嘉学派,与朱熹理学、王阳明心学并列“南宋三大学派”,主张功力而非空谈,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

汉宋西学在此理处达成高度一致,学与思相辅相成,只有其一,便成不了拥有完整人格的自我。学习而不思考,就如同现如今教育制度的“填鸭式”学习,失却了自己的灵魂,成为知识传递的“存储器”,间接的堵塞了学生学习中独立思考,思考中另辟蹊径能力。思考而不学习,所思如同空中楼阁,无所依托,即便是有远大之气,没有社会根基,也是和社会格格不入,空虚自喜。

【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子路,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道’。”

这句话已传送千年,成为佳话。他所启示后人做学问,诚实守信,不可强不知以为知的假道学,若是这样就永远“不复求知”,坑害了自己。

若“不知为不知”怎么办?便是如下:

【5.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掩盖自己,不怕丢面子,正如韩愈《师说》所解“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是一种让自我不断奋进,不断完善自我的优良习惯。

同样给出“不知为不知”的解决方法:

【7.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每个人都有其内在基因与外在环境所塑造的自我独特性,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除去人为克隆),每个人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同样我们不能看低任何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其不可代替的独一无二性,都有其所被塑造的可能性,鼓励每个人的独立特质,才能共同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千万角度拼成的无限可能性。

本着“温故而知新”的原则,我们探求其另一层面的深刻道理。李泽厚在《今读》中提到:

这里认为“不知”也是一种“知”,说明“知”永远有限,正如人是有限的存在一样。只有不断积累,才能不断向那无限、永恒前进。孔子之所以罕言生死鬼神、人性天道,亦以此故。它揭示人类必须认同自己的有限性,才可能超脱;认识自己“不知”,才能“知”,这才是“智者”。

儒学在如今各大哲学家眼里不被轻视,甚至有厚积薄发的缘故在于此,作为个人修养的“宗教性私德”,从不胁迫个人或社会遵守或遵照,而其它宗教则不是,如《圣经》“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否则你们将被审判(雅各宾5.12)”;从不高唱自我乃世界之真理,救世主,无所不能,而认知自我的“不知”局限性,追求更多的认知和可能性的坦荡之气概。

【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知道它的,不如喜欢它的,喜欢它的,不如快乐于它的。”

《朱注》尹氏曰: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知者,有所得而乐之也。

“知之,好之,乐之”与“兴于诗,礼于礼,成于乐”交相呼应。知之,好之最后成于乐之,正是儒家思想对于慨叹人生有限,而世之无限,自强不息的乐观主义精神,李泽厚《今读》中称之为“悦志悦神的乐感文化”。儒家有“古之学者为己”,此己非私立,而是学习以达快乐,达孟子所谓“与天地同流”,庄子所谓“无乐之乐,是为天乐”,以达参天地之造化,融有穷于无穷之中。正如:

【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对于学习,快乐于此,完全融入其中,心无旁骛,心神融入,如同时空飞跃而竟不自知,这便是成就达己的人生境界。若仅仅是知之,好之,而非乐之,甚至被逼迫学习,无法调动自我积极性,无法全神贯注,即便是学了,也无法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能,也就事倍功半!此刻犹记起高中生涯沉入题海之中,头疼欲裂,虽知之,甚至有可能好之,但决不能乐之,也就决不能考出高分,更决不能从学习中获得无限创造力,所学知识过三年五载全部忘记!这个状态,孔子描述为:

【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贯之。”

此处同样例证了实用理性之思维重启发、暗示、点悟,使学生顿悟,举一反三,而感受学习之乐的教育理念。并且总结所有知识所存在一以贯之的真理和规律所在,从而成大智慧。此理念应当成为师者教育理念之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