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花之梦摄影

家乡院前那梨树

2019-02-01  本文已影响17人  匠叔

前年春节拍摄的一组陈年老照,雪藏了两年,是不是家乡的天都是特别蓝,特别高,特别清?

我是云啊,不一定温柔,但一定自由。 我是云啊,我不出现,你的世界才晴空万里。 屋檐下,院里头,梨花开,果满树,童年的夏天只有它。

童年的夏天全在屋檐下。
知了声满院,声声入耳。
鸭梨满枝挂,味美汁多。
一日三踏爬上树,吓那麻雀不回窝。

苍老的梨树,经历了四十余载风风雨雨。

父亲常说,当年这梨苗是用一斗番薯丝干换的,那时穷得只剩番薯丝干,抵好几天的主粮。没想到的是,从花开忙着除虫到丰收自制摘梨神器,父亲总是乐在其中。邻里们似乎也特别钟情这梨,也成了茶余饭后的料,每次登门父亲总是热情以梨相待,然后以梨相送。冬季如照片里那般光秃秃的梨树也成了他们的“话柄”。

院里的忧院里的喜,梨树静静聆听着。

那年夏天,青梨满枝,南方的夏天,台风旺季。其实树越长越高,每年台风都成了梨树最大的考验。亲眼见被狂风拔起了根,打那以后树就是斜卧状态,又是二十年。

关于梨树,太多太多的童年回忆。

儿时的我们,捧本书搬条凳,坐树下读着读着;
夏日的晚上,拿把扇搬条凳,坐树下聊着聊着;
过年的时候,端果盘搬条凳,做树下啃着啃着。

日暮,宁静的村庄,从此不闻城市等红酒绿事,这里没有套路。

梨树下,一年四季总是有一些柴排如积木搬整齐堆放着,一切如此精致。勤劳智慧的父母,在最穷苦最艰难的日子里,一样过得精致。

然而,梨树居然与柴排一同成了灶底下的烈火。

堆放整齐的柴排,可以用上一整年。无气无煤的乡村,靠山吃山。

去年母亲重新整理了院子,重新种下了另一颗果树,梨树太档光被锯掉了,甚是遗憾,但留了那片宁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