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日月春秋

春秋时代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

2024-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已阅君

杂谈003


《左传》是先秦古文,对我这个没有文史基础的人来说有点费劲。花了几个月,才断断续续读了一小半。在这个入门爬坡阶段,当然不能一览众山,但好歹也有了些初步印象,那就一边学习,一边聊聊粗浅的心得。

一般人看书,最感兴趣的是故事,我也不例外。《左传》里的故事,记叙人物,往往三言两语,只限于言行,记叙战争,即便是发生在诸侯大国之间的战役,多半也就区区几十到一百来字,简单短小,却十分生动。至于笔法,我觉得很像《世说新语》的白描,绝没有后世小说那样纤毫毕现的细致周详,所以读了一半,对书中人物的外貌长相、穿戴装束、心理活动都不甚了解,常常要运用推测和想象来补缺。忽又想到传统的中国画,寥寥数笔,大片留白,其意既在画中,又在画外,更在观赏者心中,意犹未尽,韵味无穷,与《左传》的相通之处甚多。

言归正传,《左传》描述的是天子、诸侯、大夫这类帝王将相的事迹,放眼望去,全是男性,只偶尔涉及女性。但这些屈指可数的女性,仿佛万绿丛中一点红,总能令人眼前一亮。倒不是说她们个个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而是说她们很有性格。有性格的人,做事自然也与众不同,充满趣味,让史官忍不住记上一笔。

话说回来,美女当然也有,拥有倾国倾城之力量的也不少,如陈国公主息妫,又如郑国公主夏姬,轻而易举用美貌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国君和大臣。这些人为了得到她们,各种争斗,身死国灭在所不惜,都是史诗级的剧情大片,堪比海伦与特洛伊之战。

还有几位来自齐国的女性,文姜、哀姜把鲁国折腾得元气大伤,宣姜、夷姜、齐姜则在卫国引发流言,都属于等而下之的花边新闻。按照如今的道德观,齐女要被口诛笔伐,但多少也反映出了春秋时期齐国女性勇敢开放、追求自我、不受束缚的性格。齐鲁世代联姻,因为出了这些乌七八糟的事,让循规蹈矩又守礼的鲁国孔圣人很难堪,在《春秋》修史的时候不得不用曲笔,委婉隐晦。那后人是怎么看出来孔子讨厌鲁君娶齐女呢?

清代清张自超在《春秋宗朱辨义》里说,《春秋》鲁国十二公中,桓、庄、僖、文、宣、成,都娶了齐女做夫人;襄、昭、定、哀,都没有娶齐女。只要娶齐女,《春秋》里就用“逆”“至”二字,详细写上一笔;没有娶齐女,就不用“逆”或“至”,直接略过。写得细,表明圣人要把她们拎出来示众,持的是批判立场。

说到了齐鲁联姻,再聊聊秦晋之好。秦国在西方,晋国在北方,两国毗邻。相比之下,西北女子个性严肃、刚烈、忧国忧民,正能量得多。

先说秦穆姬,她是晋献公的女儿,也是已故太子申生的姐姐,嫁给了西戎霸主秦穆公。

晋国因骊姬之乱,把公族的公子全都驱逐出去了,包括夷吾、重耳都逃奔他国。后来,秦穆公派兵护送夷吾回国即位,让他当上了晋惠公。穆姬呢,一面为晋国能够安定而感到欣慰,一面又牵挂着流亡在外的兄弟们,还担心弟弟申生的遗孀贾君无依无靠。她托晋惠公照顾贾君,又叮嘱他让众公子回国。

可晋惠公当上国君后竟食言了,又和贾君通奸,又不肯接纳众公子,令穆姬怨恨不已。再后来,晋惠公多次不守信义,触怒了秦国,秦晋韩原大战爆发,晋国失利,晋惠公被擒。秦穆公打算杀了他祭天。穆姬在国内听到这个消息,心急如焚,领着太子䓨和一双儿女登上了堆着柴草的高台,派使者穿丧服去迎接秦穆公,传话说:“老天降下灾祸,让秦晋两国不是玉帛相见,而是大动干戈。如果晋君早晨进入国都,那么贱妾就晚上死;晚上进入国都,就早上死。请国君考虑!”秦穆公无奈,只好承诺不杀晋惠公,把他安置在郊外的灵台,穆姬这才回宫。

晋惠公见利忘义,既背弃了秦国的扶助之恩,又辜负了嘱托,穆姬心怀怨恨。可晋惠公是她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晋国的君主,当亲人有难、晋国受辱的时候,她立刻放下怨恨,不惜用自焚方式以死相逼,为的是营救亲人,护卫祖国,如此大无畏和决断力,令西戎霸主秦穆公也不得不乖乖听话。后人评价穆姬,并不认为她是一个悍妇,反而对她的英勇果敢、有情有义和以德报怨十分敬佩。

再来说文嬴,她是秦穆公的女儿,也是晋文公的夫人,晋襄公的生母。

公元前627年,晋国在崤山之战中让秦国全军覆没,俘获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文嬴得到消息,赶紧过去面见晋襄公,请求他释放孟明视等三人。

文嬴说:“秦晋世代联姻,相处和睦。孟明视等人贪图功劳,挑起战争,使两国之间的恩情变为怨恨。我估量秦君必定对这三人怀有深仇大恨,就是吃了他们的肉也不解恨。晋国杀了他们并无好处,不如放他们回到秦国,让秦君亲自对他们加以诛杀,以冰释两国之间的怨恨。这样岂不是更好?”晋襄公起初很犹豫,恐怕抓获三将之后再放走,会给晋国留下祸患。

文嬴又继续劝说:“兵败者死,这是国家的固有刑法。楚军兵败,元帅子玉俯首就死。难道秦国没有军法吗?况且,当初晋惠公被囚禁于秦国,秦君对他以礼相待,馈赠丰厚,又送他回国,秦国对晋国这样有礼,几个区区败将,如果由晋国诛杀,倒显得我们晋国无情无义。”在文嬴的苦口婆心之下,晋襄公终于答应了母亲的要求,放走这三人。

文嬴令人过目难忘之处是口才。在她的执着劝说下,秦国三员大将死里逃生,得以返回故里,孟明视知耻而后勇,终于在王官之战中获胜。

诸侯联姻,出发点也许只是为了改善两国关系,但在危急关头,这些有胆有识的女子常常挺身而出,挽救一个国家和无数人的生命。穆姬和文嬴,都是勇于化解危机的女子,就好比有人患了病,她们是好医生,能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

然而,好医生还比不上神医。神医有能力提前预防,不让人得病,就如同这位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

当初,重耳还没即位前,流亡到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腋下肋骨连成一片,便趁他洗澡裸露身体的时候走近前去观看。僖负羁的妻子知道后,私下对僖负羁说:“我看晋公子的随从,都是足以做国家辅臣的人才。如果用他们做辅政大臣,公子必定会返回晋国即位。返国之后,一定会称霸诸侯。称霸之后而惩罚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必首当其冲。你何不早一点表示自己与曹君不同呢?”于是僖负羁就赠送给重耳一盘晚餐,并把玉璧作为礼物藏在食物中。后来,重耳当上了晋君,果然在公元前632年攻打曹国,对曹共公及大臣们都进行了惩处,唯独下令赦免僖负羁全族,以此来报答他当年的恩惠。

僖负羁之妻偶然见到重耳和他的随从,便能管中窥豹,见微知著,判断出重耳将来必定登上君位,对曹国开战并称霸诸侯,这一连串预测之精准,令人叹为观止。她劝说丈夫尽早与重耳结交,以应对未来的灾难,果然保全了整个家族,其拥有的是超乎常人的眼光和智慧,在危机来临之前,已经预见一切,未雨绸缪。

读《左传》至此,我最佩服的是秦穆姬和僖负羁之妻,一个英勇爱国、有情有义,一个充满智慧、远见卓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