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怀念

2020-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夜鸟的声音

每年的这个季节,天格外蓝,阳光格外纯净,仿佛不做点什么,就会辜负了这漂亮的天气似的。

在菜市场,看到有位大爷买几个小巧秀气的自种萝卜。这种萝卜,比大棚栽种的粗壮健硕的萝卜要紧致、甜脆。阳光,深秋的阳光,还能让萝卜散发出另外一种香味。

把萝卜买回家,清洗干净,竖切一刀,成两瓣;再分别竖切一刀,成四瓣。摆在竹筛里,把他们交给阳光。

两天下来,阳光把他们变得温柔了。撒上粗盐,我温柔地揉搓着他们。然后码好,用保鲜膜盖上。

第二天,揭开保鲜膜,嗅到香味了。这种香味,是生萝卜被切开时的那种香味的加浓型。

一天又一天,水分越来越少,颜色越来越深,香味越来越浓。当然,每一天,都要用手揉搓,使他们保持柔软,否则,就会给晒成僵硬的萝卜条!

中间,有几天我外出了,所以并没有留意到底晒了多少天。总之,觉得香味、手感差不多的时候,我就将萝卜干装袋了。这个时候,阳光下的我,有着丰收的喜悦!

外子是个红薯控。这不,又高估了自己,煮得太多了,剩下好几条。阳光太好,晒红薯干吧。

剥去红薯皮,再竖切,切成片。这是黄心红薯,摆在竹筛里,放在阳光下,一片金灿灿。忍不住,举起一片,向着蓝的天。

晚上,将他们翻个个。晚上,就让他们留在室外,让寒风抚摸着。

这风,这阳光是有魔力的。一天一天过了,红薯片由金黄色变成橙黄色,并且是半透明的,还变得有韧性了。

那日,天骤冷骤雨,更好将他们收起来,日后,一片一片地回味阳光,回味岁月。

如此好的阳光,晒腊味正当时。今年,就只晒腊肉。

五花肉,切一尺多长。盐、料酒、八角、大料腌制。腊肉,一定是肥瘦相宜的。纯瘦肉,太柴;全肥肉,太腻。

找出细棉绳,用筷子在肥肉那个地方戳个洞,将棉绳穿过去。从前是用一根钢针引绳的,我懒得找钢针了。将架子搬到阳光下,把腊肉挂上去。

还好找好纸皮,摆在地上。在晒的过程中,会不断又油滴下来的。记得往时拍有好多张那一滴油将滴欲滴的照片,很是诱人。

外子问,要晒多久呀?

我说,你看到肥肉变得半透明,就可以了。

于是他便日日看变化。不时地惊叹,嗅到香味了。阳光,神奇的阳光!

这回,日日都是响晴的天,一个星期过去,最理想的腊肉的状态呈现在我眼前了:肥肉半透明,瘦肉暗红色;已经全无鲜猪肉的懦软,而是,强硬得可以做武器了。这武器,却散发着香味,肉的香,香料的香,还有阳光的香。

萝卜干、红薯干、腊肉……这些,从前都是姥姥做的。还记得跟她在楼顶切萝卜的情形。如今,我晒萝卜、红薯、腊肉的过程,其实是缅怀和她在一起的点滴。

今天冬至,想起那年在上海,在地铁里遇见许多手持白色鲜花的人。导师告诉我们,在上海,冬至是一个缅怀故人的日子,于是想写这篇小文。

也是在今天,听到赵照的一首歌,《在冬天和奶奶一起晒太阳》。“在冬天和奶奶一起晒太阳,这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我的心晴就像身上的棉衣裳。”

庆幸,生命中有过这样美好的时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