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感悟

2019-01-14  本文已影响5人  素心66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影响并受益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周末在家翻开《弟子规》一读,仿佛置身于古文明之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道德之中。

父母生养我们不易,“百善孝为先,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很多人的悲哀。

我们总以为所谓的“孝”,是指发奋图强衣锦还乡,给父母增长颜面。其实,不然。

“孝”是从细小入手,从生活的点滴入手。

有空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说说话,或者是静静地听父母说;和父母一起吃顿饭,哪怕是粗茶淡饭,饭后一起散散步;整理清扫一下父母的小屋……

说到此,我很惭愧。

母亲爱我疼我,千里迢迢从老家赶来,帮我照料两个上学的孩子,家里也收拾得井然有序。我本应存感恩之心,但却常常嫌母亲唠叨,所以常常顶嘴,造成家庭气氛紧张。

“父母责,须顺承;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读到此处,我明白了,和父母吵架,都是我的错,尽管有时是父母说错做错了,我也应该虚心听取,然后反思,以和颜悦色地诚恳态度,柔和的声音和父母商量探讨。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爱自己的家人,又怎能去爱芸芸众生?

学习《弟子规》,不仅是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思想升华的过程。

它能让浮躁不安的心归于宁静,让沾满尘埃的眼睛变得清澈,从而发现这世间更多的美及温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温馨又和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