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

不和高手比一比,都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

2019-10-22  本文已影响0人  科学打造IP的郭老师

持续输出第15天

我之前参加混沌大学思维模型预赛时,使用的模型是“组合创新”。赛后,大家对我那次表现的反馈都很好,这使我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已经把这个思维模型掌握得很好了。

前几周,混沌大学的助教吴珅在群里发起了10/23的学习活动,开放了3个讲15分钟模型Mini课的名额。我当时毫不犹豫就用“组合创新”这个模型报名了,心想完成这次分享应该是小菜一碟。

然而,我今天在准备时,发现Mini课和模型比赛的重点其实是不太一样的:Mini课更偏向讲授给别人听,而模型比赛更偏向自己的运用展示。

这意味着我的准备角度也要有变化,为此自己去看了李云龙老师(《增长思维》作者、混沌大学领教)讲的《组合创新实战课》视频。

本以为稍微过一下就行,没想到和他讲的内容一比较,我发现自己的内容差太多了。真是不和高手比一比,我都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

那我和云龙老师的差距在哪里呢?

1、逻辑的严密性

云龙老师讲课用的PPT,前一页和后一页之间的逻辑都理得很顺。

像他讲“组合创新”的概念,第一页先从这个词起源自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讲起。之后的第二页深挖到“组合创新”的底层思维:“还原论”的由来,第三页把“还原论”的精华浓缩成两个短句,第四页用秒懂案例来加深大家对“组合创新”的理解。

这四页PPT呈现出了严密的逻辑关系,这样听众就能顺着云龙老师的思路理解,内容的层层推进会变得更顺利。

反观我自己写的PPT初稿,只是稍微提了一下“组合创新”的概念,完全没深挖它的底层思维,就直接跳到了实战部分。

这样我的理论和实战之间就出现了非连续性,听众在听的时候会觉得很突兀,觉得理论和实践之间有一段鸿沟,却没有一座能够连接两者的桥梁。

说白了,就是我的逻辑严密性不够,出现跳跃性思维,这会造成受众的理解不便。

由此可见,在逻辑严密性方面,云龙老师甩开我几条街。

2、方法论的可行性

云龙老师在分享“如何找拆解角度”时,提出了明确的“三步法”:

(1)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及目标

(2)界定本质,找到“一”

(3)围绕“一”拆解它的要素

有了这么明确的方法论,受众拆解起来确实要容易多了。

反观我自己写的PPT初稿,拆解没有明确的方法论,多少有点靠蒙对的感觉。

对听众来说,他们最希望获得的就是能指导实践的方法论。云龙老师在这方面做得确实出色,我还得多向他学习。

3、剑指本质的精准性

云龙老师在分享时,充分表现出他剑指本质的精准性一面。

像他分析“拆解之后如何重组”时,直接指出组合创新的本质就是:“以终为始寻找拆解角度,拆解和组合是一体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我看来,以终为始去解决问题,是组合创新的灵魂。而“拆解”以“组合”为前提,“组合”是“拆解”的目的,两者是一体、没办法进行分割的。

经过云龙老师这样剑指“组合创新”的本质,受众就很容易理解和运用这个思维模型了。他们在运用时,会先经历整体的模糊感,再到拆分后的清晰感,最终达到组合时的目标感。

由此看来,先弄清本质,实战起来会更得心应手。

和云龙老师比起来,我写的PPT初稿,没指出组合创新的本质是什么,这样受众就会抓不到根本。

根基不稳,能正确拆解和组合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为此,我还需赶紧提升自己提炼本质的能力。

综上所述,不和高手比一比,我都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

不过,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知道自己无知,是认识自己的大前提。

正因为知道自己无知,我更需要努力地进行认知升级,希望有一天能真正认识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